线上教学 心手相牵

■蒲江县成佳镇九年制学校 朱静

《教育导报》
2022年第109期(总第3757期) 导报三版

我任教的是五年级,班上有学生35人,其中1人是特殊儿童。学校地处农村,班上有一半以上孩子属于留守儿童,家里的老人不能很好地监管孩子们的学习,部分学生上网课效率低下。线上教学时,个别学生有可能趁着家长不注意玩起手机游戏来。布置作业时,学生可能会忘记提交作业,或者拍之前的作业应付。

我的班上有个小男孩叫小凯,个子很小,性格内向孤僻,不喜欢交流,平常说话几乎听不见声音。小凯的样子,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与他的爸爸沟通后,我了解到他在家也是这样,跟父母的关系也比较紧张,这也导致了小凯更加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跟小凯爸爸肯定了他身上的优点,同时,我精心挑选了一些教育网站、视频和相关的书籍推荐给小凯爸爸。他非常感谢并认同我的观点,并表示以后会对孩子多了一分耐心,会多花时间来陪伴孩子,耐心聆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经过几学期,小凯的性格也逐渐有了变化,脸上偶尔露出腼腆的笑容。

在线上课,我对小凯又有了新的担忧:他线下上课就不爱表达,线上教学可能更难跟上。小凯虽然不爱说话,但他上课认真,做事细心、耐心,我抓住契机,放大小凯身上的闪光点。上网课时,我刻意抽小凯回答一些简单问题,不管回答对错,在班上“大肆”表扬。有一次我提问:“‘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句诗中的‘直’是哪个直?”“是直接的直!”我发现,这次是小凯在主动回答。我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观察很仔细,回答得很好!”班上同学也情不自禁给他鼓掌。

人多时,小凯还是有些局促不安,生怕自己说错话被别人嘲笑。我利用线上班会课的时间,专门讲解了如何与同学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共同成长,还让小凯在班会课上发言,得到了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持。

课堂的鼓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走进他的内心,用爱去温暖他。下课后,我会主动给小凯发微信或者打电话,问问他上课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心情怎么样,在家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刚开始,他只是淡淡回应几个字。我跟他约定,只要能让我听清就奖励他一颗星星,集齐5颗星星就可以减免一次作业,集齐了10颗星星就可以奖励一支钢笔等。也许是礼物的诱惑,我跟他聊天时他会积极回应,笑容也多了,声音也洪亮了,甚至主动给我打电话:“下午,爸爸带我去河边钓鱼了,我跟爸爸比赛看谁钓的鱼多,结果我赢了。……老师,我给您做了一张贺卡,祝您节日快乐。”从他的言语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喜悦,不知不觉眼泪浸湿了我的眼眶。

网课还将继续,但我坚信风雨过后,一定会有美好的天空。愿春日再来,每个破土而出的种子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