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六种课堂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周斌顺

《教育导报》
2022年第109期(总第3757期) 导报三版

什么样的课堂是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课堂?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什么主动性、生动性、高效性、生成性、解放性等等,没错,但学生真正喜欢的课堂还应该具有下面这些特质。

一、极富生命张力的课堂

学生喜欢的课堂能够唤醒生命的潜能,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学生喜欢的课堂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洋溢着成长的气息。

这样的课堂中,老师对每个生命个体给予尊重、欣赏、等待和宽容。在老师的眼里:“不管睡着或醒着,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老师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这样的课堂也一定是人性弥漫的天堂,它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这样的课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它能够提升生命的品质,体现生命的价值,能够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喜悦,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二、气氛融洽的课堂

教育家洛克说:“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写出平正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出平正的文字一样。”课堂氛围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效果。研究证明,课堂氛围的融洽度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在气氛融洽的课堂上,师生关系不是上对下的长幼关系、授受关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发展关系;是一种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合作关系。如陶行知说:“师生彼此崇拜,培养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生生关系相亲相爱、其乐融融。师生与课堂环境和谐相生,润泽的教室里,弥漫着温情与友爱,充溢着祥和与宁静,学生们在人文、自由、开放、多元的氛围中宽松而愉悦地学习,幸福而健康地成长。

三、极具感染力的课堂

如果课堂里流动的是智慧,是彼此的交流、交锋、交融,是信任、尊重和赏识,是爱和激情,是知识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相联,是浓浓的兴趣和不竭的动力,是成长的喜悦等,这样的课堂无庸置疑是吸引人的。

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的教育语言极具魅力,即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高超的语言艺术,吸引人、感染人,使人动情、动容,使育德、增智、溢美都平添了许多诱人的魅力。

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呈现生动形象,教学方式的运用灵活多样。教师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雅的举止、美好的姿态,在审美上增加了学生对课堂的亲近。教师的博学与睿智、善良与关爱、宽容与公正、敬业与正直等优良特质,是吸引学生的最根本原因,在情感上支撑学生对课堂的喜爱。

四、置学生于“课堂正中央”的课堂

学生向往的课堂一定是践行“生本教育”的课堂。它是以“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为宗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还给了学生,学习权力也回归学生,让学生真正地站在了课堂的正中央。

置学生于“课堂正中央”,老师会坚持学生立场,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教材,站在学生角度设计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组织语言,站在学生的角度评价学生。

置学生于“课堂正中央”,老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每个孩子们内心都涌动着求知欲。他们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自觉、自愿、自发、自主地学习与感悟。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说过:“我听见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与学才更加有效。

五、“多幕剧”展开的课堂

马卡连柯说过,一般地说来,教育学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所以,课堂的呈现不是简单划一。文似看山不喜平,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方可扣人心弦,教育也是一样。罗伯特·特拉弗斯曾说过,教育实践活动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所以,多姿多彩也应是课堂本色。

教学方法要多维灵活,多样化的实质就是调动学生更多的感官注意,使学生在学习中身动、心动、神动,取得听课效益的最大化。课堂结构要完整丰富,课堂如故事,应有新奇诱人的开局,波澜壮阔的高潮,点睛传神的收尾。从心理学上讲,课堂就是要给学生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课堂环节转换要流畅自然,应给人一种行云流水、不见雕琢的感觉,应注意知识上承上启下,逻辑上顺应思维,引导上婉转平滑。单调者乏味,变幻者迷人,“多幕”的课堂才能更加引人入胜。

六、强调个性注重特色的课堂

个性发展是指个人在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得到发现,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得到尊重,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得到鼓励。而特色是在学生和教师个性张扬下发展起来的。学生喜欢的课堂绝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好教师擅长解锁每一名学生成长的基因密码,好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课堂特质。

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看似简单朴实,实则内涵无穷。这种课堂,让学生喜欢,应是所有教师的永恒追求。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