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不再迷茫

■陈裕

《教育导报》
2022年第115期(总第3763期) 导报四版

《孩子,为你自己读书》

徐可夫  著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ISBN:9787513923040

对于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我来说,经常遇到学生不爱读书,难免要费一些口舌,而效果甚微。当我阅读完徐可夫的《孩子,为你自己读书》一书后,倍觉欣喜,书中娓娓道来有关读书的意义,让我顿觉这本书能解决学生关于读书的烦恼。

这本《孩子,为你自己读书》针对孩子在读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告诉孩子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为你自己读书!并从读书的志向、兴趣、方法等方面引导孩子如何读好书,如何让自己更优秀。

本书共有十章,从读书的多个方面阐述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以书为伴,常读不止所带来的益处。每一个章节,作者都循着由浅入深的脉络,把读书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剖析得清晰而简单。

首先,读书究竟为了谁?对于这个提问,很多孩子都无法给出肯定的回答。他们把读书当成是一种程序化的过程,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没有既定的方向,读书只是随着年龄而必走的路。可以说,很多孩子的读书目的指向性不明,所以,读书就是依赖性和模块化了。作者在《孩子,为你自己读书》这本书里也指出:“读书最大的迷茫就在于,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为谁而读书。如果这个问题不搞清楚,读书就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累赘,因为一个人做一件事情需要内在的动力。”

其次,怎样去读书?解决了书为谁而读的问题后,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所以,作者在第四章主要围绕“学而有术,找对方法比盲目努力更重要”来进行全面解析读书的方式方法。在书中,作者总结出阅读的几种方法:一是泛读,二通读,三是精读,四是跳读,五是选读,六是速读,七是略读,八是再读。对于每个人来说,适合自己的方法最为重要,如何找到自己正确的阅读方法,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来总结,照搬照抄别人的阅读方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再有,读书贵在坚持。读书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对于青少年阅读过程遇到的挫折,作者以古代名人的事例来说明。明朝宰相张居正13岁时应试,虽文采飞扬,但湖广巡抚顾璘为了避免其年少成名,积累不足,特意使其落第,这反而促使张居正更加潜心读书,奋发图强,终成一代名相。像这样的例子,在每个篇章中,都有穿插,以事实为依据,作者不是用简单的文字说教,而是用古今人物的事例,鲜明而生动,更能让读书深入人心。此外,文后的小贴士也具有亲和感,都对青少年的读书有促进作用。

指导青少年如何读书的书籍有很多,徐可夫编著的《孩子,为你自己读书》以教育工作者的视角,讲述着读书最为浅显的道理。就像作者在书中所说:“读书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管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都能从这本书中得到很好的启迪。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