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阕世家挽歌 半卷浮沉人生

■林颐

《教育导报》
2023年第9期(总第3774期) 导报四版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杨苡  口述  余斌  撰写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ISBN:9787544792745

杨苡是著名的翻译家,她与兄长杨宪益、爱人赵瑞蕻一起,中英互译了大量文学作品,从《红楼梦》《儒林外史》到《红与黑》《呼啸山庄》,作者和译者都已逝去,但这些经典译作永远流传。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是享年103岁的杨苡女士的回忆录,由赵瑞蕻的门生余斌撰写,该书结束于20世纪40年代,以“一百年”为名,实是早年经历,呈现了杨苡(杨静如)的成长过程,以及从她的视角看到的那一代世家富豪的沉浮人生、时代风云。

杨苡是笔名,本名杨静如,生于1919年,其父杨毓璋,时任中国银行行长。杨氏的姻亲知交有袁世凯、杨士骧、唐绍仪、顾维钧等人。谈笑皆贵人,往来无白丁,齐白石为他们画像,梅兰芳为他们唱堂会,杨家当时在京津两地是掌控金融的富贾巨亨。

不幸的是,杨苡出生不久,杨毓璋就染病身亡,家庭失去了有力的支柱,逐渐走向了没落。小静如也因此背上了“妨父”的罪名。杨静如在家中排行六小姐,是最小的孩子,杨宪益是她的同母哥哥,她还有个同母姐姐。她的母亲是二太太,大太太生了两个女儿,三太太也有个女儿,杨宪益是长房长孙,生下来就抱去给了大太太养育,按规矩,妻妾生的少爷小姐的地位有很大差异,杨宪益是众星拱月的大少爷,大小姐是“大公主”,而静如从小就不怎么受人待见。

时隔多年,杨苡的陈述语气和缓,仍是有些不甘心的。她讲到,小时候,看到大哥哥,她想与他玩,而哥哥不屑地叱喝她,等到几年后,哥哥知道了自己的生母,他们的关系虽有接近但已经是疏离的。“太子”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全家人想方设法满足他的需求,在小小的静如心里,是羡慕的,现在的她回头看,又是庆幸的,因为过度保护导致杨宪益从小就被关在精致的牢笼里,而家人对静如的疏忽,让她能脱离礼教森严的家庭,拥有一些自由。

杨苡说,新文学作家中对她影响最大的是巴金。因为她和巴金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她最初对巴金产生崇拜,与《家》有很大关系,她觉得杨家和巴金笔下的《家》太相似了,尤其是女孩们的命运:离婚后,与男仆私奔的“公主”,后来发疯了;温柔善良的二小姐患肺结核过世;下海唱戏、不得善终的四小姐;被厨师奸污、怀孕生子,被悄悄送出杨家、只能嫁给对方的女佣来凤……艺术源于生活,《家》的故事,是那个时代那些封建家族的缩影。

读这段时,我想:命运果然预先定价,然后向人索要回报。

大太太的两个女儿衣食优渥,没有忧患意识,也没有接受新派的高等教育,而二夫人因为出身低微,格外重视教育,两个女儿读书都好,后半生就有维生之长。家庭处境激发静如的逆反心理,她年纪小,能接受新事物。静如自比觉慧,有着蓬勃的生机和冲出“家”的力量。

回忆录的后半部分,杨家其他人的故事淡出了我们的视野,那是因为杨静如拥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天空,她就读于学费昂贵的中西女校,这个学校盛产那个时代的新女性。戏剧、唱歌、练琴、体育、礼仪,在那里,她接受了良好的闺秀教育,连通了中西方文化,

随着时局的变动,杨静如的身份,从贵胄千金变成了流亡学生。回忆录进入了西南联大和中山大学的部分。杨静如讲起了师长们的趣闻轶事。笑眯眯的沈从文,很得她的爱戴。跑警报时,静如遇到了施剑翘,嗯,就是那位成功刺杀孙传芳的女侠。静如与巴金二哥李尧林缘悭情浅,嫁给追求者赵瑞蕻,与穆旦互有好感而不能发展……诸般事体,娓娓道来。那些年,烽火燃遍大半个中国,生活应是艰难的,而她眼中的他们的故事,底色是烂漫的。我想,这可能有回忆的滤镜效应,也可能是因为杨静如乐天达观的性格。早年的教育,是她的底气;后天的磨砺,锻造了她的意志。从贵胄千金到翻译大家,她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一阕家族挽歌,半卷跌宕人生。她只是浅淡地诉说,于我们,就已经是传奇。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