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郑琦)一封《宜宾市叙州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寒假期间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电子信件,阅读人数破万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的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关注。日前,为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让“寒假就是换个地方做作业”变为“寒假让我快乐充实、阳光自信”,宜宾市叙州区加强了寒假校外培训治理工作。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为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做好舆论引导。叙州区在相关 QQ群、钉钉群转发《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认真做好2023年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的通知》,并要求各学校安排值班人员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检查和梳理本区域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同时,还将《宜宾市叙州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寒假期间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过多平台多渠道传递给学生家长,引导他们树立科学育儿理念,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
“121”方法指导,帮助家长正确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叙州区梳理出“一不二看一关注”的“121”方法,为家长正确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提供支持。“一不”是指在寒假不要参加任何形式的学科培训。比如:教育咨询、校外托管、个人工作室等开展的违规学科培训;“一对一”“一对多”“家政服务”“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研学”等隐形变异的学科类违规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以“素质拓展”“思维训练”等超范围组织的学科培训;线上学科培训。“二看”是指一要细看机构证照资质,凡是证照不全的机构、个人工作室、“一对一”私教、教育咨询公司和托管(育)机构开展教育培训的就是“黑”机构;二要多看机构场所环境,从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设备是否齐备,机构卫生、饮水是否合格,电路是否安全等方面判断机构场所的安全度。“一关注”是指多途径打听该机构的口碑信誉和培训质量,尽可能现场试听课程后再做决定。
持续强化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监管,让家长正确缴纳培训费用。按照《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四川省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区“双减”工作领导小组会同非学科类主管部门、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寒假期间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价格管理和调控,要求非学科类机构全面使用《中小学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将培训内容、培训时长、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向社会公开。要求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预收费必须全部进入监管账户。家长可以通过校外培训“彩虹钥匙”家长端 APP进行线上选课、缴费,学费将直达专用账户,最大限度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
“暗访+抽查”加大寒假督查力度,维护家长的合法权益。叙州区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会同市场监管、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对照《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排查情况表》和《四川省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排查情况表》内容,就2023年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成立排查治理工作组。从1月12日到1月29日,工作组通过巡查、抽查、暗访、走访、公布举报电话等形式,对15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和145家非学科培训机构进行专项检查。此次专项检查的重点是检查机构的办学行为、收费以及各项安全工作。区教育和体育局同时将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家长做到“签好培训合同”和“依法依规协商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