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奖励真的很好吗?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 谭柳

《教育导报》
2023年第26期(总第3791期) 导报三版

蒲雨 摄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谭柳

“现在学生不好教,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直以来我也深信。但近几年,面对学生,我开始怀疑这句话了,有些孩子你夸是不起作用的。”班主任杨老师向我吐槽。

我看看故显平静却很焦虑的杨老师,知道她一定有事要向我说,便示意她继续。

“智慧”的杨老师接着说:“为了奖励学生,我想了好多办法,现在家长们都跟着动了起来,轮流给学生购买奖品,有的是糖果,有的是饼干,也有的是文具。每天我将家长送来的奖品根据学生的表现,奖励给学生。他们拿到这些奖品不知有多高兴,比我们给他们贴几张贴画、说几句好听的话管用多了。”

听着杨老师绘声绘色讲述,看看她脸上洋溢的神情,我的脑里跳出一张“学生拿着老师奖给他们的文具、糖果等,高高兴兴离开校园”的情境图。

这样的奖励就真的很好吗?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是的,当今的孩子价值多元化,每个人在价值标准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性很大,表扬学生确实是件值得研究的话题。

我调研了一下低年级的班主任,大多数人表示:现在对学生的奖励方式需要创新——夸吧,效果管不过三分钟,发贴画吧,激励作用不明显。于是,不少班级采用了家长轮流购买文具、零食等礼物作奖品来奖励学生的方式。这样,学生既得到了表扬,又得到了实惠,效果自然好多了。

家长都是从内心认同这样的奖励方式吗?长期坚持下去,家长会不会因购买有新意的奖品而陷入新的“内卷”当中?学生会不会将获得奖品的多少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最终导致内在动力下降啊?……

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头脑里打转。

我们知道,从动机的角度看,奖励只是外在动机,主要是通过奖励维持行为的持久性,不同于内在动机,无法因活动本身给学生带来满足感和乐趣,并由此产生驱动力推动人行为。作为外部动机的奖励,本是学生在完成应当由他们完成任务后的一种精神安慰,理性地看待奖励的实质——孩子其实都应该完成相关任务的,都应该按相关要求来遵守规定和制度的。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楚奖励学生的原则和方法。心理学认知评价理论认为,奖励包含两种影响内在动机的因素——控制和信息。控制因素指个体的行为受奖励所控制,这样内在动机下降;信息因素则让个体知道自己行为的成败,奖励只是传递出关于胜任力的一种信息。我们在奖励学生时可以从淡化奖励的控制因素,增强奖励的信息因素两方面来发挥奖励的激励作用,要注重三点:

首先,要重视精神奖励。精神奖励能激发人的进取心,增强内在动机。上述老师们表示现在奖励学生不好做,夸奖、发贴画这些精神奖励收效甚微,我推想,关键在于教师奖励的频次、表达的语气语调方面没有达到激励作用,使学生精神方面的刺激不够,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话语是在肯定他学习方面的胜任力。

其次,奖励要指向精神上的获得感。作为教师,表扬学生和上课提问一样,要精准,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在奖励他的哪方面。通过老师的话语,让学生收到明确、具体的“胜任力”信息,如某某同学的学习方法真好,某某同学的坐姿真端正,某某同学的笔记做得特别清楚等等,这样指向精准的奖励,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某方面成为了班级的榜样,让学生有更强的获得感。通过情绪的正迁移,学生为自己的“胜任力”而喜悦,使内在学习动机得到更好地激发。

最后,奖励要合乎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就这种行为来看——家长轮流购买文具、零食作为奖品,已然进入教育教学的“灰色地带”。如果家长们图简单,由班级家委会收取所谓的“班费”,便是更不合理、不合规了。还有,家长送的这些礼物,孩子喜欢、家长认同吗?这种行为符合我们日常的教育要求吗?我们一直在说“不吃零食,少吃糖果”等,但到了学校,老师却用糖果等零食来“奖励”学生,自相矛盾吧。

奖励很重要,但我们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方法,给予学生正确的奖励。让学生因奖励促进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向着正确的目标迈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具胜任力。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