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旁观者”的伤害

■新津中学 汪顺兴

《教育导报》
2023年第28期(总第3793期) 导报三版

◆“掀被子”事件

小羽(化名)是个小个子男孩,进高中不到一个月。一天,小羽没有回寝室,也没有回家,我们迅速组织人员搜寻。后来,在回家的路上找到了蜷缩在路边哭泣的小羽,我们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安抚时,小羽哽咽中一直重复:“他们掀被子看我,嘲笑我,我不想读书了!”家长告诉我们,小羽15岁了,还没有发育,因忙于打工,没有在意此事。在我们的鼓励下,家长答应带小羽去医院检查。

“掀被子”事件对小羽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好在及时发现,只有少数同学知道。第二天,我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并要求写观后感,不少学生看哭了。掀被子的同学认识到自己初衷是“开玩笑”,但确实侵犯了小羽的尊严,并带来了伤害。这位学生对小羽解释,自己并无恶意,希望得到原谅。旁观的同学也认识到自己的围观同样构成了伤害,他们理解了当时小羽的无助。

接着,家长反馈了孩子检查结果:小羽属于发育迟缓,没有器质性问题,多参加体育锻炼配合一些药物治疗就好了。随后,我把所有知道此事的同学召集在一起,让他们明白开这种“玩笑”的严重后果,并要求他们:

第一,保护别人的隐私,保守此秘密,不外传,不在小羽面前提及此事。第二,真诚向小羽道歉,取得小羽的原谅。第三,多关心小羽,课间拉他一起运动。我以“悲伤逆流成河”为例,给大家讲了“旁观者效应”,以及自己在遭遇到校园暴力的时候该如何应对。同时,鼓励小羽做好心理建设,帮他打开心结。小羽复学后,慢慢融入了集体。

◆“旁观者效应”的三个心理原因

“旁观者”在韦氏词典中被定义为“在现场,但未参与事件的个体”。

“旁观者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在危机情况突发时,现场人员对发生事件所作出的直接行为。据有关调查显示:救助行为发生的几率与在场旁观者的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发生的几率就越低。究其原因,心理学家提出以下三方面解释:

一是社会抑制作用。每个人对当前发生的事情,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相应的行动。但是,一旦有旁人在场,就会影响个体对整体情境的认知、判断和解释,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对陌生情况的判断,个体缺乏心理准备,也搞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来还原真相。所以,在采取行动前会更加谨慎地评价和预估自己的行为,往往会先看别人如何处置,再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他人行为反应比较,避免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

二是从众心理。个人不仅会从他人看法来评估某一行为,还会在行为举止上也受到影响,选择符合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三是责任扩散。紧急情况下,如果现场只有我们自己,我们会感到对处于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是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采取行动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如果还有其他人在场,现场的每个人不清楚到底该由谁领头来组织大家行动。由“见死不救”产生的罪恶感、羞耻感,自然会分散到所有人身上,而个人承担的责任会相应减少。现场的人越多,个体感受的责任就越小。

旁观者反应的不同会对校园欺凌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心理学家研究得出,欺凌者欺凌他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同伴中展示地位,满足统治欲。如果大多数旁观者站在受欺凌者一边,欺凌者就无法达成以上目的,欺凌者就会放弃欺凌行为。但是,如果旁观者起哄,甚至追捧欺凌者时,他们实际上是刺激了欺凌者的表现欲,强化了欺凌行为,客观上助长了欺凌行为。这种反馈对被欺凌者同样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针对“旁观者效应”的对策学校层面——

建立旁观者保护机制。学校要对提供帮助的保护者进行保护、为提供线索的旁观者保守秘密,以及对欺凌者进行惩戒教育等。

对学生进行移情训练。即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对校园欺凌案例进行剖析,就被欺凌者的感受进行团体交流,让学生群体中占有最高比例的“置身事外者”能够体会到受欺负者的情感,学会换位思考。当他们再次看到欺凌行为发生时,他们也许就会变成“保护者”,对欺凌行为进行制止。

传导受欺凌时的解决方法。要让学生知道,旁观者中有相当比例的个体愿意提供帮助,我们要指明需要某某同学的帮助,这样一来,责任就集中在该同学身上,让他知道现在为你提供帮助是他的责任。他提供帮助的动机会更强,弱者得到帮助的几率会增加。

弘扬正能量。学校有义务在校园、学生之间弘扬团结友爱的正能量,让学生能正确分辨出善与恶、是与非,在面对校园欺凌时能积极主动站出来成为帮助者,让校园更加纯净安全。

家庭层面——

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孩子的情绪。在校园欺凌的背后,往往是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当家长发现学生的情绪发生变化时,首先要考虑孩子是不是在学校与同学的关系交恶,要主动关心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与学校沟通,必要时接送孩子,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