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要走自己的路

——四川省农村教育学术研讨暨乡村温馨学校建设成果展示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郭路路 向颖

《教育导报》
2023年第35期(总第3800期) 导报三版

近日,由四川省教育学会、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四川省农村教育学术研讨暨乡村温馨学校建设成果展示活动”在绵竹市举行。两天的活动中,会议探讨了乡村振兴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四川农村教育发展路径,展示了乡村温馨学校建设成果,发布了《四川省乡村温馨学校建设指南》。

“随着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生育政策的调整,以及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追求,绵竹教育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教师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学校生源持续减少、城区学位拥挤等现象。”绵竹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陈黎明分析了该市乡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一是乡村学校“空心化”,城区学校“大班化”;二是乡村师资“薄弱”,结构“老龄化”;三是乡村教学方式“单一化”,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淡薄化”;四是乡村家庭教育“缺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形式化”。

“乡村教育存在‘五化’现象。”成都师范学院教授李小融在题为“对乡村教育振兴的认识——从四川乡村温馨学校建设说起”的报告中解读了“五化”。异化——有的乡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缺根少魂,有的学生不知家乡、不爱家乡,更不愿建设家乡;窄化——有的乡村学校学习内容局限于书本知识,学习时空仅局限于封闭的课堂之内,与生产生活实践相脱离;同化——受到城镇化推进影响,有的乡村学校育人目标与办学模式趋同于城市学校,缺少乡村特色,在地方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薄弱;退化——有的乡村学校的办学空间越来越封闭,与当地社会的联结越来越弱,文化高地与服务乡村的功能和意识普遍缺失;僵化——由于常年得不到充足的人力资源供给,有的乡村学校缺少自主发展的空间与动能。”他同时认为,长期以来针对乡村学校实行的补短、外援、托管式扶持模式,导致乡村教育人缺少自我价值和认同,从而使乡村教育缺少活力。

乡村教育的困境也意味着生机。李小融说,在乡村教育振兴的时代大背景下,教育面临着从“百分比”到“每一个”的伟大历史性变革,乡村教育肩负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乡村教育振兴应当考虑转乡村的劣势为优势,解决现代教育(包括城市教育)难题,实现跨越式发展,办新时代的新型优质教育。他特别提到:“劳动和劳动教育是乡村教育的重点和特色,集体教育是其中的关键,集中体现了中外传统与现代教育精华,必须发扬光大。”

“农村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一种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教育模式,守护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人的历史责任。”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典型特征——乡村学校改进策略分析”报告中,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高书国说。他认为,到2030年,乡村教育将是一种有特色、有品质、有质量的教育,乡村教育在培养乡土情怀、自然胸怀和人文关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教育会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活动中,《乡村温馨学校建设指南》发布。四川省教科院教育发展研究所所长焦蒲对这份指南进行了解读。

总结分析了21所绵竹市汉旺学校、广元市利州区清河小学、通江县泥溪中学等学校案例后,焦蒲说:“乡村温馨学校是让人体验到爱、自由、美好、有希望的农村学校。乡村温馨学校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新样态,是高质量教育的新样板。”

焦蒲详述了乡村温馨学校建设的内容、策略及适用范围——乡村温馨学校的建设应坚持四项原则: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融合发展、在地教育;应符合以下特点:在办学理念方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在学校环境方面,将学校营造成为像家一样的温暖、舒适、安全的温馨处所;在人才培养方面,探索适合于农村特点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方法;在教师发展方面,重视农村教师内生力量的激发,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中之重;在营造良好育人生态方面,因地制宜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在发展保障支持方面,得到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支持,同时寻求更广泛的社会组织、慈善机构的帮助。

活动中,14所乡村学校获首批“四川乡村温馨学校”称号。绵竹市汉旺学校、大邑县安仁镇学校、大邑县蔡场小学、富顺县代寺镇中心小学、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徐家伟清小学分享了各自的“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展现了乡村温馨学校因地制宜、融合发展的课程理念和育人成果。

◆学校实践案例

绵竹市汉旺学校

科创+体育   劳动+融享

在学校的支持下,教师杨明金组建了科创团队,先后建立了异犊创客空间、异犊木工房、异犊植物工厂等实践基地,师生合作完成了科技长廊建设。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科创热情和潜力,学生在多项科创大赛中获奖。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学校组建了足球队,逐步形成了一至六年级的足球队梯度培养制度。以足球为引,篮球、曲棍球、冰雪轮滑等特色项目相继开展,班班有足球队,人人有特长,各运动项目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劳动教育方面,汉旺学校开发了“劳动+融享”课程,分年级设计了劳动清单,规定年级劳动任务,成立课程研究小组,寻找劳动资源,制作资源包,设计研学单,编制三维评价表,开发出“葵花朵朵向阳开”“甘蔗节节高”专题“劳动+融享”课程,学生在劳动锻炼中接受了精神洗礼。

大邑县安仁镇学校

“博艺”课程与课后服务

        安仁镇学校位于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的安仁古镇,学校将“博艺”校本课程与课后服务结合起来,实践五育并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将课后服务分为托管模块和拓展模块。托管模块,由学科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拓展模块,交给学生开展兴趣社团活动。拓展模块的课程“博”“艺”两大类。博课程包括博览、博物、博学、博雅、博辩5项,容纳了课外阅读、博物馆学、影视赏析、心理健康、演讲技巧等多门课程;艺课程包括书艺、美艺、体艺、乐艺、劳艺,容纳了书法和音体美劳课程。学生全员参与特色社团活动,学校开发小程序供选课,分学段实施年级走课,做到有方案、有内容、有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

大邑县蔡场小学

“新六艺”修身课程

蔡场小学的外来学生占70%,是典型的移民子弟校和留守儿童之家。针对孩子不懂“农事”、不喜“农村”、不屑“农业”等问题,蔡场小学提出“以礼育人,六艺修身”的校园文化建设主张。

蔡场小学的“新六艺”,即文明礼仪课程、激情艺术课程、健康阳光课程、交流合作课程、书香魅力课程、智慧创新课程,培养知书达理、健康自信的学生。“新六艺”课程注重学科内容的整合,统筹学科知识、德育活动、艺术素养等方面内容,实现了教育内容和教育资源的有效对接。例如,在“御课程”中,学校设置了国际理解课程,包括接待课程和游学课程两类。其中,接待课程包括接待礼仪培训、接待仪式组织、大邑风土人情和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游学课程内容包括出访礼仪培训、游学地文化介绍以及回国后的分享活动。学校将民族舞蹈、书画艺术、川剧表演等内容融入课程,并在交流互访中,让学生重点推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家乡旅游美食等。

富顺县代寺镇中心小学校

“泥韵”校本课程

代寺镇中心小学校发挥乡村特色,构建“泥韵”校本课程体系。一是“泥土进校”,假期布置泥土采集任务,指导学生实地调查当地土地特性、植被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形成调查结论,制作泥土标本。二是“泥土入课”。成立泥塑陶艺工作坊,编写泥塑校本读物,以农耕场景、乡风民俗等为题材,创作泥塑精品并展览,并原创歌曲《我们都是“泥娃娃”》。三是“泥土上墙”,师生共建泥土文化墙。四是“泥土育人”,开发勤劳课程。不同季节组织学生参与农耕研学,通过看、访、说、做、算、画、写,把劳育与智育、德育、美育、体育融合起来。

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徐家伟清小学

挖掘乡土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

徐家伟清小学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竹文化”“农耕文化”“民间民俗文化”三大校本课程体系。

学校成立11个竹文化艺术社团,聘请民间非遗传承人为第二课堂辅导教师,组建竹艺课程研发组,编写“竹之韵”“竹编”“‘竹’渐成长”等读本;学校成立传统文化课程研发组,编写《艺术三原色》读本,组建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社团,学生的“花式跳绳”“舞狮”“百人腰鼓”已经成为众多大型文艺活动首选节目;学校建设学校农耕馆、农耕文化生活体验发展中心,成立了花果种植和鉴赏、蔬菜及粮食作物种植和采摘、生活体验、童年拾趣4个农耕文化生活体验组,并将劳动教育与各学科教育结合。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