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温度

■大邑县青霞小学 张静敏

《教育导报》
2023年第36期(总第3801期) 导报四版

去年秋天,刚刚毕业的我成为了大邑县青霞小学的一名教师,并被学校安排当班主任。还未褪去学生气的我,忐忑地当起了16个一年级学生的“代理家长”。

开学第一周,为了帮助学生尽快互相熟悉,每天中午饭后,我和副班主任就带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其中一个叫琳琳(化名)的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小小年纪的她,却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性格孤僻,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经常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通过多方了解,我获悉了她从小就没有妈妈,爸爸外出打工了,只有她一人留守在爷爷身边。我决定单独找琳琳谈谈,再去做一次家访。

一个晴朗的下午,我把琳琳带到学校的小花园,我们坐在长板凳上聊了起来,她告诉我:“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过爸爸了,他又有几个月没来电话了,不知道爸爸在外面工作是不是很辛苦。爷爷又生病了,我既心疼也难受。”这样的诉说,不禁让我对她的状况又增添了几分担忧。我明白了,琳琳是因为缺乏关爱,才形成了这种性格,唯有爱的呵护,才能抚慰她心中的不安,弥补她心中的缺憾。

那天恰好是中秋节,我拎着两盒月饼,几经辗转,在学校周围的一间出租屋内,我见到了琳琳,她正坐着小板凳,趴在长板凳上写作业。看到我,她有些意外,愣了一下,马上就羞涩地笑了,叫了声“张老师好”,就进屋给我搬来了椅子,并端来一杯水。看到琳琳甜甜的笑容,我能感受到我给她带去了一丝温暖、一分希望。

通过这次家访,我想办法要到了琳琳爸爸的微信和电话号码。家访后,我总是给予琳琳格外的关爱,课上,目光的对接中,我仔细阅读着琳琳脸上的喜怒哀乐;想爸爸了,在约定的时间里,我帮她拨通视频;有委屈了,在林荫小径,我倾听她静静诉说;生病了,我陪她上医院;天气变化了,我提醒她增减衣服……同时,我也向其他同学讲琳琳的优点,尽量让她从老师和同学身上感受关爱、感受温馨、感受尊重、感受鼓励。

我默默地坚持与付出使琳琳脸上的笑容逐渐增多了,她开始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会的题目还主动来办公室请教老师,班集体活动她也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在一次次的考试中,琳琳总是名列前茅。看到琳琳积极向上的可爱模样,我感到十分欣慰。现在的琳琳,是我的语文科代表,她告诉我:“我的梦想就是长大了当一名语文老师,像张老师一样!”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好久。我想,琳琳交出了优异的成长答卷,而我也交出了一位老师爱的答卷。

成为教师之前,我的心灵从来没有受到如此强烈的震撼。总以为孩子还没有长大,总以为父母给他们遮风挡雨,他们正享受着童话般的幸福……琳琳的经历,颠覆了我心中许多的“总以为”。患病生、贫困生、单亲生、学困生、留守儿童,这些学生群体往往是被爱遗忘的角落,她们更加需要教育的温度。

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善意的举动,都能折射出教育的温度。教育的温度来自师生朝夕相处的真挚情谊,来自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的纯真友谊,来自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志同道合。它就在班级的某个角落,就在校园的各个地方,就在每天上演着的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教育故事里。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