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对学生发火

■南充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曾叙

《教育导报》
2023年第41期(总第3806期) 导报三版

一、典型案例

肖川(化名),爱玩手机,某天下午第一节课,肖川因英语成绩差,听不懂,上课时就悄悄把手机拿出来在课桌下玩耍,被当堂英语教师发现,英语教师非常气愤,责令肖川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讲台上把自己的手机摔3遍。下课后,英语教师没有把这个情况告诉家长,也未报告学校领导。当天晚自习结束后,肖川向班主任请假回家,但肖川并未回家,去了网吧打游戏,然后去江边散步,晚上10点,学生宿舍管理员发现肖川未归寝,立即告诉班主任和家长,学校和家长立即派人寻找。第三天下午5时,人们在警方协助下,在某网吧找到了肖川,使之回到了学校。

二、原因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因教师对待“问题学生”处理不当引起的学生不假逃课事件,幸好没有发生严重安全事故,老师遇事不能和学生主动商量对策,轻易发火,固守刻舟求剑的观念,陷入了拔苗助长的教育困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个别教师和家长过于守旧、偏执,在忽视孩子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的同时,不给他们选择的自由,轻易否定孩子的兴趣爱好,或者“一竿子打死”。

三、防控策略

首先,帮助学生制定好生涯规划和近期追赶目标,即:长远规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甚至还包括时计划、分计划、秒计划,让学生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不让学生累着,也不让学生闲着。尽力让学生不要做“三闲”之事——闲话、闲事、闲思,让学生体会到快节奏、高效率地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快乐,让他们看到自身的潜力和优点,在奋进中体会到尊严和尊重。让他们在确定目标的时候,不求尽善尽美,但求尽心尽力。当学生有了切实可行、容易达到目标,也容易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在班级也容易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局面。

其次,保持足够的耐心来对待学生的“问题”。老师要常常这样思考:“学生不犯错误,还是学生吗?即使是成年人,也还经常犯错误呢!“为此,老师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一定要循循善诱。对待轻微错误,要求学生帮助班级做一件好事或唱首歌即可,稍严重一点的,让其写“说明书“——写明原因、想法、改进方案,使之循序渐进改正缺点和错误。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深入分析现有状况和优势劣势,真心和学生一起商量、研究如何改进。总之,对待所谓的“问题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反复抓、抓反复,不要期望一蹴而就,更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处罚方式,打击学生自信心,进而堆积挫败感,甚至产生过激行为。

在预防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方法中,老师还要和学生一起商量出有用、实用的方法,如,唱鼓励自己向上的歌,课桌上张贴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并定期更换;鼓励师生坚持写日记,好心情、坏心情都可以写在日记里,让自己的情绪有抒怀之地(学生日记有两本,一本可以给老师看,另一本只给自己看);鼓励师生坚持锻炼,不能剧烈运动的从慢走到快走;鼓励师生每周到校外做好事,体会真心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鼓励每个人找到自己的10—20条优点,并想办法如何牢牢守住它;鼓励学生在每节语文课前,用3—5分钟开展口头作文比赛,题目可为“谈谈受得了挫折”“谈谈能屈能伸的利弊得失”“自古英才多磨难之我见”等内容。

坚持定期家访。家访不是向家长告学生的“恶状”,而是客观地告诉家长,学生近期的真实表现,既有优点和进步,也有问题和不足,诚恳地征求家长意见、如何实现家校社共育等等。临走时,还要告诉家长:批评孩子要轻声细语,希望家长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训斥孩子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忠言不一定非要逆耳。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爱国爱家、勤劳孝顺、学会感恩、学会竞争、能屈能伸,正确看待分数,把学习当享受,把回家当享受,把生活中经历的委屈、挫折都当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享受。

在如何对待家长的错误批评问题上,教师可如此告诉学生:“一件事可能有100种做法,离家出走可能是最差的一种。我们一起来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来应对委屈。”唯有沟通才能避免误解和误读,要用电话、书信、微信等在学生、教师、家长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找到更多有用的家校社共育办法。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