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培育基础教育名师名家

本版文/图 记者 刘磊 陈朝和

《教育导报》
2023年第42期(总第3807期) 导报四版
4月17日,全国教育报联盟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第九次年会,来自四川、河南、江苏、甘肃、上海、浙江、天津、陕西8家联盟成员单位负责人和编辑记者代表30余人参会,代表们围绕教育融媒发展、新闻业务提质、经营管理举措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4月18日,全国教育报联盟在西安开展联合采访活动,联盟单位的编辑、记者们先后走进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西安中学、西安小学教育集团经开第一小学,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情况,探访陕西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

为发现、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有话语权的的基础教育名师名家,今年1月,陕西省启动了《基础教育名师名家培育行动计划》。

据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副处长周淼介绍,该计划立足陕西基础教育教师和校(园)长骨干体系建设,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造就一批省内有示范、国内有影响的教育家型教师和校(园)长,进而影响带动陕西省一大批教师校园长,造就更多的好学校、办更好的教育,是陕西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质赋能的重大行动。

什么样的教师、校(园)长才是名师名家、才是教育家?陕西提出了以下四个特质: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理想信念决定人的发展方向,也是人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新时代名师名家要把理想信念作为首要标准,将“传道”之“道”蕴含在“授业”“解惑”的过程之中,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做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二是要涵养教育情怀,热爱教育事业。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家应视教育为志向,视学术为生命,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浩然之气,心系教育事业,坚守教育阵地,把自己全部身心献给教育。

三是要凝练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未来。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家应深入研习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和思想观点,注重继承和发展;广泛阅读经典名著,丰富学识,基于自身的教育实践不断升华自己的教育理念,凝练形成一批个性化、地域化、系统化的教育实践理论成果,引领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时代的基础教育发展。

四是要躬身教育实践,努力提升教育质量。新时代名师名家要做教育改革创新的探索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推进“课堂革命·陕西行动”“三个课堂”及“三个全贯通”的有效实施实践,转变育人方式,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积极融入数字化,做教育数字化变革的推动力量,积极创造数字教育新形态;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开展教育帮扶,助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教育发展。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