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育的“度”和“法”

■岳强 杨文静

《教育导报》
2023年第44期(总第3809期) 导报三版

当前心理教育更广泛地称为心理健康教育,简称心育。心育的目的在于优化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形成健全人格。小学阶段更是开展心育的重要学龄段,探索和挖掘心育路径成为了小学班主任的必要课题。笔者基于对心育的理解,就心育过程中的“度”和“法”提出思考。

一、心育之“度”

心育的“度”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明确心育的维度范畴,这对班主任找准班级定位,确定心育路径有指导意义;二是把握心育与其他育人工作的平衡,如何将心育与德智体美劳结合,与日常教育教学结合,班主任需要有全局的谋划。

1 .明确心育的维度范畴。梳理好心育工作与班主任工作的契合点,认识到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定制符合自身和班级的特定的心育路径,实现精准发力,持续推进。在探索心育路径时可以“三维”精准定位来确定心育目标,既根据国家、学校和学生的心育发展要求综合定位班级心育目标,并对目标做时段、内容上的分解,以此规划班级心育的阶段性目标和实施内容,有利于打造班级心育特色。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在三维锁定心育目标,探索班级特色心育路径过程中需要对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认识,认清能力边界,注意阶段目标的衔接。

2 .把握心育的平衡。心育重要性使得班主任将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在心育工作上,但班主任工作不仅只有心育工作,如何把握平衡是必须面对的问题。班主任应充分结合学校、年级和班级以学期为节点制订班级心育工作计划。依据学校心育安排定重要时段,如学校的心理健康月;依据年级教务安排定快慢节奏,如年级的心育班会课赛课;依据班级学生发育阶段定阶段重点,如六年级学生升学压力和考前焦虑等。在三级维度中勾勒本班心育工作的细节,是把握心育工作稳定持续开展的有效路径。

二、心育之“法”

心育具有兼具外显和内隐,综合和针对的教育特征,加之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应对方式有较大区别,关系到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开展,因此在心育过程中,方法和法理依据都显得尤为重要。

1 .心育的科学方法。首先,班主任应熟练掌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识别之法,尤其对显性的心理问题要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常用的识别之法包括心理测量、绘画分析、个别访谈、心理委员和学生反馈、自然观察等。这些方法在教育教学中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时效性,班主任应充分掌握运用。其次,班主任应掌握一些必要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干预方法,针对个别学生心理波动较大或者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班主任要具备一定的心理问题鉴别知识和较为成熟的干预引导方法,将问题化解在一般心理问题的阶段,避免心理问题没有得到缓解而引发严重的问题。不论是采用行为疗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以帮助学生消除不良行为,建立新的适应行为,还是采用 ABC认知疗法改变学生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合理观念,进而纠正不良的情绪或行为都是必要的。再次,班主任还应掌握上好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方法,课堂是开展心育的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团体辅导式心育活动,以活动和体验为抓手,以应用型评价和追踪性评价为反馈,从而以课程的方式推进学生人格的完善”(赛世静的《心育课程构建策略》)。把握好课堂心育内容和质量就从整体上保障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班级环境,心理班会课、心理健康活动、心理团体辅导等都是有效方式。最后,班主任还需掌握创设良好心理物理环境的方法。要打造符合本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又具有班级特色的物理环境,物理环境是营造良好心理氛围的基础。“心照不宣”“知心信箱”“画你心事”等为班级打造一个安全、信任感强的可以让学生与老师交流的秘密基地。

2 .心育的法理。心育与心理咨询有部分重叠,保密原则是其中一项。面对学生严重心理问题,在不影响学生个人和他人人生安全的情况下,班主任要与学校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一起制定针对性的辅导策略并逐步实施引导,促进学生恢复正常状态。但面对可能存在的伤害到人身安全的行为,诸如自杀倾向、反社会人格的对外无差别攻击、精神分裂等情况,要依据生命至上原则从法律上保障人身安全,从情理上选择对学生伤害最小,受益最大化的情况公开范围。此时班主任要第一时间启动家校应急机制,联系学校负责人和家长,同时对接专业医院医生,开启心理保卫战。班主任要明晰心理异常的情况下,转介是必要且科学的,同时与家长及时联系也拓展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空间。(作者简介:岳强系巴中市巴州区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讲师;杨文静系巴中市巴州区教师进修学校,讲师)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