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改革,助力“双减”落地

■方琼

《教育导报》
2023年第51期(总第3816期) 导报三版

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和教育生态。坚持正确导向的教育评价,即遵循教育过程的规律性和立德树人的本质属性。教育过程规律性与目的性的游离,也是“双减”政策的出台背景之一。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文件从校内外两个维度要求减轻学生课业和培训负担,明确提出要摒弃违背教育规律的学习方法,回归教育本质。教育评价改革,发挥立德树人作用,有利于“双减”的落地实施,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

一、德育是“立德”的有效方式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德育强化,奠定了儿童未来可持续发展之可能。

在德育课程的开展方面,新课改强调教育应回归生活,立足德育的实效性,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本身已有的道德认知水平,教育者应该重视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化二者并行,才是符合学生道德发展规律的教育。如此一套对学生道德的培养体系,既立足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也减少学生在校的学业负担,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掘课本和其他教学材料的潜在价值,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科学知识的传授上,还要将道德教育深切融入教学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教科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道德的载体,于学生而言,教科书中的道德渗透是潜移默化的,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教育教学的过程也是遵循和探索学生的智力、体力、道德发展规律的过程,不能有偏失,教育评价也须考察学生的道德素养,保障学生五育并行发展。提高教育评价中德育的比重,不再是单一的“唯分数论”,从而提升“双减”工作的实效性。

基于此,学校作为教育主体,需要采取实际措施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可以鼓励学生参加非加分、公益性质的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团体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友爱和奉献精神,也有利于学生缓解学业压力,锻炼体魄。同时需要意识到,学生的道德发展有着自觉向好的趋势,过多的外部奖励反而会消耗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因此不建议将德育的考察标准与物质奖励和学分加分挂钩,否则德育过程也将功利化,忽视学生发展的规律性。

简而言之,学校的教育评价不应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须加重对德育实施效果的考察力度,减轻学生课业压力,改正短视和功利化倾向。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更加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习得,将德育融于教育教学中,避免道德教育和知识教学分离的倾向。

二、过程性评价是“树人”的关键抓手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使命任务,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必要手段,实现从“对人的评价”向“为了人的评价”的转变,开展过程性评价是应有之义。

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观察记录、中期评价等多种形式完成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利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将先导性知识提前呈现出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并提问相关知识点,观察同学们在课堂上的活跃度,通过抽查课堂笔记来检查学生上课的专心程度及课堂转化率。同时还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学习特点设计相应的评价内容与方法,如阶段性目标达成度评价、作业完成情况评价等,定期形成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估,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增强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挑战精神和质疑精神,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在自主学习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记录实践过程、调查报告、反馈意见等手段实现过程性评价。如定期检查学生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演讲辩论文艺汇演等情况,而不仅是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课前预习情况,如此既考察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其自我评价的能力,也对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组织发展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评价。

在合作学习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及时记录、组长总结、组员反馈等方式完成过程性评价。教师需要事先将课程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拓展知识点呈现给学习小组,小组内部通过交流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协同完成知识拓展任务,教师在此过程中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观察、引导和记录学生们在分工协作、语言表达、逻辑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表现,并及时给予成绩,以此实现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着重关注学生在完成综合性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而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育评价改革回归立德树人,实行过程性考核,即坚持教育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将评价的重点由学生的成绩转为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是“双减”工作的必要保障。

(作者系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