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县各学校打造特色课程推进“五育并举”——

缤纷课程助力多元成长

■本报记者 马晓冰(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

《教育导报》
2023年第55期(总第3820期) 导报二版

“五育并举”,就像一只手的五根手指,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实现五育融合,赋予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课程设计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成都市大邑县,学校结合当地特色和办学条件为孩子们“量体裁衣”,定制了一系列有趣味、有特点、有意义的课程,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得的教学效果。

大邑县苏家学校:寓教于乐,劳动正当时

“平时上厕所,我总是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一周轮到我们班负责厕所的卫生服务,我自己投入劳动后,才深深体会到打扫厕所卫生的不容易。这也使我暗下决心:今后一定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保持良好的入厕习惯。”大邑县苏家学校六(1)班黄鑫凯在主题班会“厕所革命一周感受”中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厕所革命”是六(1)班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校园日常劳动养习担当课程”中选择的服务内容。班主任精心策划,组织分工,利用担任周劳动值日服务班的时机,在男女厕所各设一名“所长”,对周内的厕所卫生实行“所长负责制”。在老师指导下,所长要负责组织组员打扫卫生,检查厕所环境是否达标,并在主题班会作劳动小结发言。女厕所的“所长”李怡葶在发言中表示:“自己在家很少做家务,最初接到“所长”一职,有些手忙脚乱,害怕自己做不好,但是通过几天的磨炼,不仅能完成好自己的劳动,也管理好了组内的其他同学,这一次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希望每个同学都要相信自己,潜力无限!”

小“所长”大能量,劳动实践增强了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和合作能力。大邑县苏家学校校长黄小燕表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希望学生们能在丰富的实践中提高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的快乐,淬炼责任担当。

“劳动教育应该和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一致,全面贯穿和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让劳动教育+融合课程体系整体化。”黄小燕介绍,学校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别为内容,每周开设1节劳动课,并依据不同年级的学科文化、学生年龄特点分别组织实施。

为帮助孩子们收获多样化的劳动体验,大邑县苏家学校在一至二年级开设了鸡蛋上画脸谱、捏小泥人、传承中华艺术课程活动;二至三年级开设了创作劳动美术手工作品、展示蔬菜绘画作品活动;五至六年级的暑期托管服务,开展“清凉一夏、冰凉粉制作”;七至九年级则学习回锅肉制作,饲养鲍鱼、草鱼,进行调节凳子、椅子高矮比赛等等。

劳动教育从来不是做做家务、清扫卫生这么简单。在苏家学校,孩子们可以投入农事课程,以时令节气为线索,参与以蔬菜种植为主题的单元活动;可以回到家中,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完成家庭幸福课程;还可以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的场域中,进行播撒爱心的公益劳动。……

“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是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让他们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才能不断在劳动中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黄小燕说。

大邑县敦义小学:陶艺育人,因“泥”精彩

“2018年,学校开始打造陶艺特色课程。”大邑县敦义小学校长赵小刚介绍道,“学校地处陶艺之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周边的乡村有很多烧砖、烧瓦的土窑,现在都还有留存一些当时的风貌。”基于地域文化特点,敦义小学利用闲置校舍打造了专门的陶艺馆(陶园),开设校本课程、组织社团活动,把“陶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带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里。

陶艺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面向各个年级的孩子分层次、分阶段开放。在小学低段,主要是让孩子拥有对陶文化的初印象,在故事、作品里充实知识、学会欣赏。

孩子入门学习的第一节课,便是要认识“陶”。“中文的陶字,据甲骨文的形象,是表示一个人蹲坐在地上,使用一根木棍之类的工具给黏土做造型。土坯经过高温烧制后便称为陶,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陶器。”课堂上,老师从说文解字入手,一步步带领孩子们认识陶器,学陶器的历史,了解陶器的种类和用途,把集历史、科技、技艺、艺术创造为一体的陶艺立体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在动手制作时,可以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进入小学三四年级,孩子们的陶艺课开始“进阶”,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已经可以掌握陶瓷粘贴画的基本制作步骤,独立制作一些简单的陶瓷粘贴画,通过手工捏泥还原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进一步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除此之外,学会使用拉坯机来制作一些比较简单的土坯成品,也是敦义小学提供给孩子们的独有体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拉坯制作陶碗的课堂,每个同学都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捧着泥土专注揉泥制作。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手位不同,力度不同,做出来的作品可以千姿百态。下课时,有的同学成功做成了陶碗,有的同学创新发挥做成了罐,有的同学做成了盘子……”敦义小学学生徐天敏表示,尽管成品姿态各异,但最后大家都非常开心,因为大家都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所以做出来的每一件作品都显得特别可爱,很有成就感。

曾获国家雕塑比赛优秀奖的专业陶艺教师杨云飞表示,陶艺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集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创造性思维于一体,同时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很适合,也很喜欢上陶艺课。在杨云飞的观察中,低年级孩子的作品表现更为童趣化;高年级孩子的作品则充满创意,更为生活化。

“孩子们的作品常常会带给我出乎意料的惊喜。例如在制作《菜园》一课中,我们做好了常规蔬菜、围栏。有一个孩子还细心地做出沟壑并增添了稻草人和小鸟,创新了有趣的设计,组合得也很巧妙,让我很是惊喜与感动。”杨云飞说。

大邑县三岔小学:传承非遗文化,留住千年笑颜

“这一课程是三岔小学独有的,在每周五社团课的时间开展,由传统制作工艺传人进行指导,两位美术老师担任教学,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课程。”“笑头和尚”民俗特色课程的发起人,大邑县三岔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胡铜介绍道。

“笑头和尚”有着悠久历史。相传东汉时期就在川西地区出现,作为历代狮子舞、狮灯、舞狮和百戏杂耍中的必备道具流传至今。每逢元宵或春节,肩挎五彩斑斓狮具的艺人便会敲锣打鼓来到乡间,为人们送上表演与祝福。扮演人套上狮皮,引狮人戴上“笑头和尚”面具,与狮一同登场,由“笑头和尚”手拿写有“天宫赐福”“恭贺新禧”的喜联,向主家祝福吉祥。

“在学校开设这门课之前,我只是听长辈说起过以前他们过年时,要赶集去买‘笑头和尚’放在家里,祈求平安。我对它也只有一个浅浅的印象。没想到的是,有一天‘笑头和尚’的传人竟来到了我们学校,我也开始亲手学习制作,逐渐对它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技艺中感受家乡的传统文化让我觉得格外有意义。”三岔小学五(1)班的陈易杉回忆道。

在大邑,制作“笑头和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从模具制作、原材料加工,再到造型、描画,全部由手工完成。如今,大邑县王泗镇七一村的老艺人黄家榜依旧坚守着这份技艺。作为“笑头和尚”制作工艺第四代传人,黄家榜迄今并未收到徒弟。借“民俗文化进校园”的契机,胡铜将这项濒临失传的民俗技艺引进了校园。

从材料准备到制作呈现,完成一个“笑头和尚”大概需要15天左右,视天气情况而定,每个步骤之间需要一天的时间等待晾干。准备模具、制作竹圈,到上黄、绘制,制作一个“笑头和尚”需要近二十种材料的准备,十余节课程的制作,孩子们却并不觉得繁琐复杂,反而乐在其中。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给‘笑头和尚’画五官的环节,这个环节特别考验我们的想象力和绘画能力。刚开始我只能模仿着老师的样子去画,但还是很难操作。”三岔小学五(1)班的黄可为分享道,“不自己亲手去画时根本想象不到,把手悬空着拿笔有多么难控制。有时,我把五官摆放的方位也不够准确,有一次竟把它化成了小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也正是这样,孩子们觉得课堂充满了乐趣,“不过现在我感觉好多了,每一次都在进步,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看着自己制作出的成品,体会到了满满的成就感。”黄可为说。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