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对恶作剧的处理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 吴淑玲 罗婷婷

《教育导报》
2023年第62期(总第3827期) 导报三版

一、典型案例:墨汁恶作剧

4月的一天,形体课教师非常生气,因为艺术节舞蹈比赛的道具被“破坏”了——原本排列整齐的小木凳弄乱,几本道具用书上面洒满黑色的墨汁,地上还有几摊墨汁没有干……从靠近窗户的凳子和脚印来看,“嫌疑人”从窗户翻进来,玩了一圈“墨汁大战”之后,把凳子搬到窗边又翻了出去。

形体课教师很快“破了案”——原来是几个一年级的男孩因为好奇和淘气,翻窗进来搞恶作剧。家长、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学校行政聚集到现场,对孩子进行教育。

孩子们一动不动站在那里,眼睛像是蒙上了纱,失去了该有的那份明亮。

二、措施及效果

1 .正面观念: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美国教育家简·尼尔森所著《正面管教》里有这样几句话。的确,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应该利用这个恶作剧做一点不一样的尝试。

2、赢得合作:四个步骤走进孩子的内心

第一步: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我们把孩子们叫到一边。心理健康教师轻轻地说:“从刚才大家的谈话中,我已经知道今天发生的事情了,我猜,你们现在可能有些害怕和紧张。”孩子们点点头。一个孩子说:“对不起,我知道错了。”另一个孩子说:“我们不应该爬窗户,不应该把别人的东西弄脏。”孩子们做“忏悔状”。

第二步:表达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如果能说出自己类似的经历,效果会更好。

心理健康教师继续说:“其实,我一进这个教室就知道发生什么了,甚至可以猜到你们在这里玩得多么开心,现在又多么后悔。哎,因为我小时候也干过类似的事情。”

孩子们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轻轻抬起头,好奇地等老师把故事讲完。

“小时候,我和同学周末到另一所学校玩,悄悄翻窗户进了老师办公室,拿了几张单元测试题,想看看他们的题有没有我们的难。”心理老师继续说:“可是,那天晚上我却很害怕,因为我知道我做了一件不应该做的事。如果老师们发现卷子不在了,那该有多着急啊!肯定还会骂我们是小偷呢!那是我第一次失眠。第二天,我们把卷子装在信封里悄悄从办公室的门缝里塞了回去。然后,我才睡上了安稳觉。”

听到老师讲完,孩子们紧张的表情松弛下来,眼睛里也有了光亮。

第三步:告诉孩子你的感受。行政老师对孩子们说:“你们知道吗?翻窗户很危险,老师其实是担心你们的安全。而且,也很生气,因为这些道具是舞蹈队要参加比赛用的,他们辛辛苦苦地练了一个月了。如果他们知道道具被破坏了,会是什么心情呢?”

“会很伤心。”一个孩子说。

“如果一个人在你没有同意的情况下闯进你家,把你的玩具全部翻出来玩,还给你弄坏了、弄脏了,你会有什么心情呢?”

“会很生气。”他们一本正经地回答。

第四步:专注解决问题

心理老师点了点头,“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要承担相应的结果和责任。你们觉得能怎么弥补呢?”“给老师道歉。”“赔他们钱。”“先打扫卫生吧!”大家突然意识到墨汁可能会浸入地面,再不处理可能就处理不掉了。

两个孩子和家长找了很多纸巾,认真擦拭起来,教室里的氛围一下子变得温暖。随后,两个孩子给形体课老师道了歉,道具厂家也表示不增添费用再做几本道具书。事情圆满解决。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们采用了《正面管教》“赢得合作四步骤”来帮助犯错的孩子。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真正去理解孩子,甚至采用了自我暴露法,说出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来走近孩子,打破了孩子们的心理防御。同时,老师真诚表达自己的感受,给孩子表达的空间,将注意力放在问题的解决上,让孩子用有意义的行动来转化愧疚感,提升自我价值感。

孩子们犯错是难免的,教师以理解和尊重为基础,选择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最后获得和谐与快乐。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