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高中班主任的四个关键

■广元中学 何晓燕

《教育导报》
2023年第79期(总第3844期) 导报三版

高中生正处于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成熟阶段,高中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艺术直接影响学生终身成长。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一个班主任的形象就是一所学校的形象。班主任工作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科学民主的管理方法,也需要班主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正确引导和情感投入、人文关怀,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学生成长变化的新情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当好高中班主任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

关键一:细化管理有步骤

第一步,抓住入学契机。新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来到一所新学校,一切都很陌生,班主任要运用“先入”心理效应,积极引导学生熟悉学校环境、了解学校规章制度,精心准备“开学第一课”,激励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利用军训、班会、内务比拼、周考等时机,引导他们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同时,让他们熟悉科任教师的经历、业绩,让学生充分信任任课教师,后面工作就会得心应手。

第二步,制定一套学生认可的班级管理制度。按照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实行量化管理,该奖则奖,该罚则罚,奖罚分明。班级管理工作中,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课间操等各方面情况要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

第三步,批评、表扬显艺术。高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建立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可。当学生在某方面做得不到位时,班主任一定要讲究方法,心平气和与学生促膝谈心,以平等的朋友关系对待。学生进步时,班主任及时表扬、鼓励;周考、段考结束后,关心学生心理动态,与考得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考试;对进步大的学生,一定要及时表扬,让他们充满信心、再接再厉。

关键二:一视同仁爱学生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班主任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从早到晚要注重生活、学习各方面的“陪伴”。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陶行知说:“身教最为美,知行不可分。”班主任更要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用美好形象影响学生。现在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要特别关注心理健康,每周都要注重主题班会的开展,如感恩、理想、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正确认识自我等主题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感染着学生。教学上尊重学生天性,引导学生最大化发挥自身潜力。

包容之心对班主任来说非常重要。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班主任要能容忍学生的缺点错误。特别是那些行为习惯不好、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他们平时大多听到的是批评,他们最需要的是理解和爱。对调皮的学生也要有耐心,不要轻易否定和放弃,帮他们分析原因,教他们怎样做、怎么改。如,班上两个学生总是拖欠作业,我和他们谈心后发现,原来是一次生病后,作业没有跟上,这样所有作业就堆积起来,老做不完就没有信心了。了解情况后,我进行了“一刀切”,让他们不去管它,从当前作业重新开始。后来,他们再没拖欠过作业。

子女怕父母偏爱,学生更忌老师偏爱,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一视同仁。班主任哪怕是一句话,都可能在学生心中产生很大的波澜。班主任要及时发现需要关爱的同学,用真诚的言语给他们最好的奖励。

关键三:团队合作“一股绳”

班级管理不是一人之事,而是团队合力。一是班主任自身要“硬”。班主任是做人的工作,要靠自身的表率作用吸引、影响人。班主任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树立良好的形象。自己的教学功底一定硬,平时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上一定要下深功夫,上好每一节课,让教学水平和业绩使学生信任、喜欢班主任。二是发挥任课教师教育作用。班级管理要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宿管老师的教育作用。班主任要经常与任课老师、宿管老师交流,掌握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形成教育合力。三是发挥班干部助手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比较忌讳的是班主任一人说了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此,班主任要使每一名班干部成为助手,要把每一名学生当作助手,给以表现自我的机会。在选举班干部之前,还应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品质、能力等情况,精心物色有组织协调能力,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合适人选。要让班干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热心为班级、同学服务,起到垂范作用。

关键四:家校共育多互动

家庭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坚持家校共育,才能有更好的教育实效。一是常态保持沟通。组建家长微信群,及时在群里发布班级资讯。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安排,教师的教育教学动态,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状态,更好地实现家校教育合力。二是注重和重点学生人群家长沟通。对于学困生,在适当降低课业要求的同时,经常给予鼓励,点赞他们的学习生活上的点滴进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增强学习动能。农村地区高中学校留守学生量大,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学生重点关注,经常谈心,让孩子们感受关爱和温暖。三是注重提升家庭教育能力。通过家长微信群、电话、钉钉等渠道,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知识、案例,改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教水平。通过家访,了解家庭情况和教育需求,形成家庭和学校之间实时互动与交流,着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