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课程:引领新教师 助力新成长

■成都墨池书院小学 何丹梅 马小敏

《教育导报》
2023年第85期(总第3850期) 导报三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自上而下”地自然融入到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设置中,它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只有融入办学理念中,成为学校办学思想的灵魂,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核心作用和统领功能。众多学校在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指引下,建立起了融国家德育课程、校本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和特色德育课程于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们往往会遇到五花八门的困难,对于入职三年以内的新教师来说,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常常表现在新教师对学生道德生命成长体验有心无力、德育工作系统化实施略显不足、对德育课程的理解也差强人意。所以,我们提出以年级课程体系来引领新教师,通过开发并实施课程,助力学生成长。

一、“年级课程”的概念

年级课程是以年级为基点,通过选择性地开发与调整形成的更切合本年级学生实际,尽可能反映学生的差异性并解决年级内部学生普遍存在的各方面问题的校本课程。可以说,年级课程在本质上与校本课程一脉相承,一方面是对校本课程的延伸和有效补充;另一方面是对全年级整体发展的综合考量和提升,针对本年级的学生情况,请本年级的老师开发本年级的课程并实施,实现精准助力学生德育成长。

年级课程以年级老师为单位,在校本德育课程之下,对于不同学段学生认知规律和生长规律的不同,集中资源优势,群策群力开展更有特色的德育工作。在边做边学的过程中,通过有经验教师的带领,精确突破新教师所面临的理念以及实践的困境。

新教师在跟随老教师的开发课程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课程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其成效的科学性和整体性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同时,除了理念上的改变,新教师也在一边开发,一边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将课程作为年级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用课程化的视野和课程化的行为助推学生的德育成长,用心浇筑德育之花的同时,也增加了新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帮助新教师迅速在实践中获得育德体验。

二、年级课程下的新教师德育成长路径

1 .榜样先行、百花齐放。学校深挖德育内潜,注重发现、培养学有专长的优秀教师,组建教师团队承担校本课程研究和实施的任务。在德育主任的领导下,年级团队善思善行、不断进步。优秀班主任不断地分享着他们细致入微的优秀育人经验。活力满满的新教师们,组织策划班队会活动和德育技能赛课,而富有理论背景的新教师,为课程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各司其职的同时,互补互助,优秀教师榜样先行,新教师队伍“百花齐放”,方可构成一个坚不可摧、充满力量的德育团队。

2 .资源整合、协同育人。墨池书院小学一直以来坚持开门办学,资源整合、协同育人。年轻的教师团队在学校的助力下也结合着各方资源开展丰富育人活动。年级德育课程聘请社会各行业专家、先锋模范、爱心义工等到校开设法制报告会、公益宣讲、爱心募捐、警校共建、团体心理辅导、先锋模范事迹等活动。社会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弥补了年级新教师师资、课程资源的局限,为校本课程拓宽了渠道、提供了保障。

同时,新教师通过德育课程中家长资源的开发,也各自拥有了一支热心助学的家长团队。针对家长群体社会覆盖面广、职业多种多样、特长人才众多、热心助学等特点,通过年级号召,组建了“家校共同体——手拉手团队”。有了这支特殊又有意义的队伍,搭建了家校协同育人的桥梁,德育工作也就形成教育合力。

3 .课程成果、集体共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以内涵感知作为课程实施的第一步。通过“核心价值观”行为实践,将价值观情感内化,达成认同,形成学生积极、健康核心价值观的助推力。在经验丰富教师们的带领下,新教师们,首先,结合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词,开展少先队队会,班会课集中观看“核心价值观”系列动画,举行知识竞赛活动,增强学生核心价值观自我完善的能力。其次,开展“日行一善”主题日,采用“善行日记”将学生每天做的善事记录在册,以奉献爱心的方式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情感倾向,培养学生崇善、知善、行善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核心价值观修养能力。最后,年级教师们,群策群力,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诵读比赛,让学生讲身边榜样的故事,促使价值观教育入脑、入心。年级新教师们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丰富与完善课程内容与评价,通过德育论坛与全校老师共享所获成果,激发学校教师育人活力。

【本文系成都高新区2022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区域新教师专业启航培训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项目编号:GXXM202202)研究成果】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