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熊孩子”到“厌童症”——

智慧家长的应对之道

本报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
2023年第86期(总第3851期) 导报一版

暑假期间,高铁、飞机等公共场所出现不少“熊孩子”,不同以往的是,越来越多的吐槽掀起了强烈的厌童情绪,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厌童行为。“厌童症是病吗?”“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厌童现象的发生?”“当孩子被讨厌,家长应该怎么办?”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邀请到四川省第三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心理健康领域)、四川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李明老师,共同探讨“厌童现象”的始末,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时髦的标签

得了一种“讨厌孩子的病”

“家长能不能别带着小朋友在电影院背诗了,背了几首唐诗非得在这时候显得背诗有用了。”这是一位网友在看完电影《长安三万里》后写下的评论,无关影片内容,却获得上百点赞。“小孩真的很讨厌,不光是在电影院,还有乘公共交通、逛商场、坐电梯,我最怕的就是遇到小孩。”陈米对网友的吐槽深有同感,她表示,3个小时的电影对自己而言简直是煎熬,所有的小孩都在放声跟读,而旁边的家长还会鼓励他们。

陈米还分享了一段自己在电梯里的“惊险经历”。当日她和几个五六岁的小孩一起进了电梯,孩子们不仅在电梯里蹦蹦跳跳,还在走出电梯门的时候,将手里的木棍塞进了电梯轿厢与该楼层的间隙中。随着咚的一声,梯门也关上了,陈米一身冷汗地继续上行,所幸安全到家,她无奈地找到物业要求排查安全隐患,给这几个孩子的恶作剧“擦屁股”。

“我特别‘厌童’,不想跟他们处在一个空间里,小孩总能让我很崩溃。”陈米表示,她的“厌童”症状是希望远离所有小孩。听起来或有些极端,但这并非陈米个人的想法。放置“ kid no”“3-13岁儿童谢绝入内”标志的餐厅和咖啡厅大受欢迎;高铁推出“静音车厢”服务时,也有许多网友表示“希望那里没有孩子”。一时间,“讨厌孩子”的情绪似乎正在蔓延开来。

“讨厌小孩本身并不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疾病,它更多的表现为对于儿童的厌恶情绪,包括排斥、厌弃,甚至是恐惧。受欢迎的和不受欢迎的孩子一直都存在,为什么偏偏今天我们开始‘厌童’了?”李明指出,比起“症状”,“厌童症”一词更像是一个时髦的标签,很容易引起网友的共鸣,集结对儿童的厌恶情绪。

“厌童症”或许也不是“真厌童”。对于常常能够萌化人心的“人类幼崽”,李明进一步说明:“大家讨厌的并不是整个儿童群体,而是部分儿童身上的行为表现。它们或许是粗鲁的、不礼貌的,是缺乏边界意识的等等。‘子不教父之过’,究其根源,是家长的不称职,家庭教育不科学,让儿童在公共场合表现出了这些令人不喜欢的行为。”

矛盾催化剂

“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

在公共场所嬉笑打闹、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拿走、损坏他人的物品或打扰别人休息,诸如此类的行为表现的确令人困扰,而更令人不能接受的往往是孩子背后家长的态度。

“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在这些冲突中,家长的‘护短’行为是催化矛盾的关键。”李明指出,有的孩子在公共场合缺乏约束、不懂礼貌、挑战最基本的公序良俗,导致周围的人深受其苦,而家长通常认为“孩子年龄小,天性使然”,并要求他人“别和孩子斤斤计较”。

年龄小,就理所应当被原谅吗?“不幸”的路人不仅要忍受孩子的顽皮捣蛋,还可能被家长“倒打一耙”,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家长坐视不理的蛮横态度会引发更多连锁反应,矛盾双方吵得不可开交,也让更多人选择对孩子敬而远之。”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家长有意识地优化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李明结合自己平时对孩子的教育,给予家长们建议和方法。

首先是规则意识的培养。“我们常用‘白纸’来形容孩童的纯洁无瑕,但纯真不代表可以无时无刻、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孩子不懂事,家长需要懂、需要教。”李明告诉家长,3—7岁是孩子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发展的阶段,也是规则意识的建立的关键时期。“想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得耐心地学习和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以身作则,帮助孩子习得处理问题、对待他人的正确方法。”

提到规则意识的培养,就离不开“边界感”的树立。没有边界感的行为方式会在不知不觉间打扰、冒犯到他人。孩童处于社会化的初期阶段,家长不能认为孩子调皮是天性,就忽视日常生活中对他们不良行为的纠正与引导。树立清晰的边界意识,孩子可以试探、越界,同时,也需要被提醒、被约束、受惩罚。

近日,在辽宁地铁上,一个男孩不小心将手里的饮料洒到了地上,他的妈妈见状立即起身,用脚阻挡饮料乱流,并蹲下身清理地面。孩子先是在一旁观察妈妈的举动,随后也学着她的样子一起上前清理。“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孩子不仅能学到如何处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从家长身上学到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孩子所表现出的素质和教养也需要在家长一次次的行为示范中累积。”李明说。

保持理性和温度

成年人的情绪,孩子“不背锅”

我们理解遇到“熊孩子”时的无奈,也可以责怪“熊家长”的不作为。不过,当厌童情绪弥漫开来,是否也会误伤到一些守本分、讲公德的家长和孩子?

李明举例,在高铁上,一位家长买了三个座位,让孩子可以躺下。这一举动引起购买站票的人的不满,“我们只能站着,凭什么你的孩子一个人就要占三个座!”家长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孩子生病了,刚刚做了手术,只能躺着,我们买了三张票,没有占多余的座位……”列车长也出面向乘客们解释了情况的特殊性。即便如此,仍有人不依不饶,说家长舍不得给孩子包车,非要带到高铁上来“找事”。

无独有偶,畅销书作家苏小懒曾发文称:“孩子安静坐着,自己却被乘务员两次提醒管好孩子。”很多家长表示有相同的遭遇,希望大家能给孩子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歧视。

“原本大家只是厌恶部分孩子在公共场合打扰、影响他人的行为,而现在好像已经演变成了厌恶、针对整个儿童群体。这种情绪不仅让家长感到不适,也会伤害到无辜的孩子。”李明指出,作为成年人,我们既要坚定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抵制不文明行为,拒绝道德绑架;同时也应保持一分理性和温度,明白任何群体中都存在个体差异,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以“熊孩子”一概而论。

有问题的出现,就一定有解决的的办法。当家长很注重分寸,孩子也很听话,仍被他人侧目而视时,家长应该怎么办?李明给出了一些有利于事态发展的做法供参考。

家长首先将孩子带离争执场所,自己冷静下来的同时,坚定地告诉孩子他并没有做错什么。接着,可以试着去平复矛盾中对方的情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向他说明自己的孩子并未影响到他人;接下来孩子真的打扰到其他人了,先向大家道歉,希望大家包容。如果这样诚恳的态度都不能打消对方的偏见,还可以选择“求助第三方”。由象征客观、公正的第三方介入,解除误会,达到沟通的目的,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是对家长格局的考验,也是真正的智慧的体现。”李明表示,成人世界并不容易,每个人每天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情绪,我们可以选择消化、面对它,也可以选择释放、宣泄出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伤及无辜,更不要让“看到小孩就烦”成为压倒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成人也曾经是孩子,在要求孩子成为“乖巧的小孩”前,我们得先成为“懂事的大人”。李明希望社会公众也可以从自己做起,讲文明、懂礼貌,控制情绪、好好说话。“他人积极的心态与做法既是孩子们的表率,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公众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显著的表现。”李明说。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