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背景下,把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促进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让教育回归自然,怎样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呢?艺术特色教育是“双减”的重要一环,苍溪县歧坪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围绕“双减”,做美育和德育的“加法”,不断实践,选择以木刻版画作为艺术特色教育的突破口,探索出以美育德、五育融合新样态。
一、找到契合点,创建活动育人新模式
没有活动就没有美育,没有活动也没有德育,美育、德育的契合点就在活动中。我们选择以木刻版画为载体,成立“木刻之美”木刻版画艺术工作坊。在指导学生木刻版画创作实践中,教师们发现木刻版画的创作过程也就是学生感知美、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也能熏陶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和行为习惯产生积极的作用。
我们带领学生寻找木刻版画创作素材,用好了“三种资源”:一是用好自然资源。每月远足拉练、参观现代农业园、东河梯级电站、观赏歧坪大桥、建设中的苍巴高速、红色研学旅行等,这些活动不仅为版画创作提供丰富素材,也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培养了学生爱党、爱国意识。二是拓宽生活资源。到敬老院慰问、观看红色电影和禁毒电影、听红色故事、礼赞劳动者,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新时代、新气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版画创作与时俱进。三是探寻乡土资源。了解地方史,写生苍溪红心猕猴桃、川北民居,寻找木风车、簸箕、镰刀等农耕用具,刻画东河翘壳、民国邓州城(歧坪镇)等,让孩子们在版画创作中,记住乡愁、留住乡音、扎下乡根、不忘乡情。
木刻版画创作中,师生与学科教学、重大节日、重大事件、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作品《王二小》《最美逆行者》《禾下乘凉梦》《喜迎二十大》《6·26禁毒系列作品》《三星堆系列》《二十四节气歌系列》等。学生在探寻、创作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
二、四类课程,构建课程育人新体系
学校打通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通道,形成以木刻版画为切口,带动全局整校推进的“以美育德”四大类30余种课程——“以美铸魂”的经典诵读、书法、舞蹈、国画、合唱等课程,促进师生修养不断提升;“以美启智”的科技体验、象棋等课程,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观察、思考、动手、表达能力不断增强;“以美健体”的田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课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培养有健康体魄未来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以美促劳”的手工、木刻版画、厨艺等课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建立劳动创造美、劳动最光荣的自信。
以木刻版画课程建设为例,学生从欣赏版画,到亲手起稿、刻版、上墨、拓印,需要付出脑力和体力,所有环节都需要体力与耐力,手指磨破起茧、受小伤是常事。学生发现,一幅稍微复杂作品没有半月时间完不成,要创作出满意作品,还需有坚定的意志和一定的耐力不可。长此以往,积淀成柔韧而向上、向善、向美的意志品格,使每一位学生受益终生。
三、以文化人,搭建文化育人新平台
文化的浸润是最大的德育。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同一锅老汤,浸润其间的师生,影响并改变着他们的认知模式、思想观念、行为习惯。
学校以木刻版画为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助力文化育人。一是建学校木刻版画专用室。添置版画设施设备,把师生优秀作品悬挂其中,师生在这浓厚的版画学习氛围中,创作灵感得到充分激发,身心受到熏陶。二是营建校园版画文化氛围。以木刻版画为元素,处处彰显版画特色:楼道上,师生版画作品依次悬挂;橱窗里,常年展示版画作品感召每个同学;走廊上,陈列二十四节气、三星堆文化、奥运会木刻原版,强化历史传承。三是开发木刻版画文创产品。如版画书签、版画笔筒、版画手提袋、版画 T恤衫等,文化育人无处不在。
德育在于润物无声。木刻版画让学生热爱并乐于参与,润物无声中促进了孩子们的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实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如今,从学校走出的孩子阳光、自信、乐观、善良,便是木刻版画以美育德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