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幼儿园不同,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当课堂学习代替做游戏成为孩子们日常的主要学习方式,当孩子不再能够随时玩耍、上厕所,而要遵守课堂的规矩,孩子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幼升小”的衔接期,在小学6年里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近日,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四川开放大学原副校长吴兆华在成都市龙江路小学中粮祥云分校给家长们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建设有爱家庭,助孩子迈好“入学第一步”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是生活教育、情景式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家长只有先懂得家庭教育的这些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代替游戏,成为孩子们生活的日常,一些家长也把关注点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转移到学习成绩上来。吴兆华提醒家长,家庭教育的重点不是学习,家长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淡化考试、排名在教育中的存在感,减轻孩子的焦虑。此外,家长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知识,要重视家庭教育的规律。“六七岁的孩子正是能听你讲话的时候,孩子从学校回来以后,家长要多问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而不是问学习如何。”吴兆华说。
那么,如何成为称职的小学生家长呢?吴兆华认为,第一,要建设一个有爱的家庭。什么叫爱?就是要有爱的表达,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环绕的。当今社会,孩子产生的很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背后的家长和家庭的问题所导致的。第二,要建设一个讲规则的家庭。孩子虽然年龄尚小,但必要的社会交往规则需要学习,家长有责任教给孩子懂礼貌、做错事要道歉等基本的行为准则。第三,要建设一个安全的家庭。家长们应当明白,安全教育不仅在学校,同样也在家庭,让孩子在一个安全的家庭中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第四,要建设一个热爱学习的家庭。家长要以身作则,主动学习,以此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最后,要建设一个平等相处的家庭。这意味着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平等对待孩子,不能觉得自己是大人就高高在上。
如何评判家长是否称职?吴兆华认为,一个重要的标准是:孩子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是不是你?
在家庭中,缺少爱是产生一切问题的根源,拥有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吴兆华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孩子认为他的父亲有问题,因为家庭的氛围是根据父亲脸色的变化而改变,父亲的脸色又根据股票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导致家庭的整体氛围起伏大,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不满和恐惧的情绪。“先处理你的情绪,再处理你的事情。”吴兆华给出的建议是,家长不要把不好的情绪带回家,要带着爱对待家庭、对待孩子。
同时,家长应当明白“身教胜于言教”这个道理,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在教育方面,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家长平常要多称赞、多鼓励、多认同孩子,也应意识到,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快乐比成功更重要。
学会沟通,接受我的“不完美小孩”
没有人生来完美,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的全部,不管是优秀的一面,还是不优秀的一面,不要在孩子之间作比较,这样容易让孩子心中产生落差感。同时,家长也要言而有信。吴兆华分享了自己曾经的采访经历,很多孩子在接受采访时说,最讨厌父母说话不算数。因此,“言而有信”是父母必须做到的。比如,承诺这周带孩子去游乐园没有实现,那么下周一定要找时间对孩子进行补偿,让孩子觉得父母是说话算数的。家长还要学会保护孩子的隐私,不要当众揭孩子的短。“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吴兆华说。此外,在教育的过程中,爸爸妈妈都不能缺席,现在很多的家庭妈妈承担了教育的主要责任,爸爸也要懂得自己的职责所在,也要陪伴孩子,做孩子的保护伞,把孩子安全地带入社会。
吴兆华认为,中国家庭在教育方面存在一些误区:空泛讲道理、破坏性批评、太吝啬表扬、错误地比较、有条件的爱。她指出,孩子最反感家长的唠叨、啰唆。对此,家长要明白,爸爸妈妈不单是一种“称号”,更是一种责任,要学会与孩子沟通,注意沟通的技巧。沟通时要认真听孩子说,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知道孩子内心在想什么,在做决定之前也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年龄小,很多事情可能还不明白,但他依然有被平等对待的权利。平等对待、多听少说、商量建议、换位思考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原则。
吴兆华给家长们分享了与孩子沟通的“三大黄金定律”:6岁前,孩子处于比较听话的阶段,因此父母要多说多引导,给孩子立下基本的规矩;6—12岁,也就是小学阶段,在这一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己的想法会更多一些,因而父母要做到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最主要的是教给孩子正确的行为习惯;12岁以后,尤其是孩子的青春期来临,父母应当做到能不说的就不说,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孩子是在慢慢成长的,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当父母的一定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
从现在开始,拒绝做“三无”家长
什么是“三无”家长,简单来说,第一是无知,即不提前学习;第二是无法,即不知道教育孩子的方法;第三是无奈,即认为教育孩子无从下手。吴兆华表示,父母也应该“持证上岗”,在学会教育孩子前,先学会怎样当一名合格家长。其实,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哪怕离婚也不要互相贬低,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打架。
需要成长的不仅是孩子,父母更需要成长。以小学入学为例,家长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在幼儿园中,孩子以玩游戏为主,但一旦进入小学,就转换成了以学习为主,包括平常的作息时间、老师的教学方式都会有区别。“幼儿园升小学不仅是学习阶段的跨越,还是心理上的跨越。”吴兆华认为,家长要想办法激发孩子对小学的向往与热爱,比如,可以家人一起祝贺孩子的升学,减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恐惧和焦虑。
为了让孩子迅速适应并愉快地度过小学时光,家长应当做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学习习惯,比如可以让孩子学着读一些讲习惯养成的绘本,练习认真听课、认真写字等等。另外,家长可以培养孩子做事专心和运动的好习惯,比如不可以边写作业边看电视,在周末多带孩子出去玩,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从简单的“自己收拾书包”开始,引导孩子迈出成长之路。小学阶段,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抗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生活能力。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融入期”,“家长必须学会止步,孩子才会进步。”吴兆华表示,家长自己一定不要紧张,尤其是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大的情绪反应,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上学焦虑。
养育孩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吴兆华用一个短片举例,短片中,调查组分别对几个孩子和他们的妈妈进行单独访谈,访谈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与妈妈互相打分,妈妈给孩子打出的最高分是8分,最低分是5分,但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给自己妈妈打的分数无一例外都是10分。根据这个短片,吴兆华指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因为孩子更容易看到家长的优点,而家长则更容易看到孩子的缺点。
最后,吴兆华给家长们分享了家庭教育的箴言:良好的亲子沟通是一切教育的关键和前提;懂你的孩子比爱你的孩子更重要;作为小学生家长,要知道才能悟到,通过做到,最终才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