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心灵互动的思政课教学

■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 董彦旭

《教育导报》
2023年第93期(总第3858期) 导报三版

当前的政治课教学,大多理论性较强、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针对性不够,教学中缺乏交流与互动,有些还停留在“听到”,没有落实到“做到”,也无法让学生“得到”的层面……有些课堂仅以讲台为中心的“问答式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授,而在情感的流露,内心世界的表达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身教缺乏感染力,言教缺乏说服力。我校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八个相统一”思想为指导开展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影响力,使思政达到“激发、唤醒、鼓舞”的效果,真正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温润心灵的育人作用。

一、向“自省三问”要动力

为了引领思政课始终做到思想上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得上表,在行为上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跟得上趟,我们发起了理念三问:我的岗位,唱响了立德树人的主旋律了吗?我的工作,奏响了四个自信的主题曲了吗?我的课堂,吹响了改革创新的集结号了吗?通过理念三问,实验滨海学校教师认识到使思政课必须做到三个“ SHI”合一。即讲理论要言之凿凿,做到眼中有“是”,讲思想要语之润润,做到心里有“事”;讲政治要情之切切,做到手上有“势”,结合党的创立、发展和领导核心作用,使学生明白“红旗为什么这样红”,结合祖国的巨大成就,使学生明白“红旗就是这样红”,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学生明白“红旗永远这样红”。

为了始终绷紧师德这根弦,引领思政教师铸师魂、练师功、磨师艺、树师表,我们倡议了师德三问:“作为思政人,我是国家的赤子吗?作为教育者,我是学校的才子吗?作为好党员,我是社会的骄子吗?”经过反思,老师们认识到:思政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片面的管教,而是贴心的身教。

为了激发教师在觉悟提高上做加法,在职业倦怠上做减法,在工作效果上做乘法,在学习负担上做除法,我们提出了备课三问: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我有知识空白吗?对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我有能力弱项吗?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有经验盲区吗?

日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我们学校思政教师人人具备的修养、人人遵循的准则、人人养成的习惯,成为了我们学校的文化基因、价值导向和学校风尚,扪心三问,问出了忧患,问出了差距。思政教师的站位更高了、视野更宽了、眼光更远了。

二、向“心灵互动”要活力

多年来,在不断的实践、比较、验证中,实验中学滨海学校发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心灵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师变单向输出为双向交流,由情入理,情理交融,实现心与心的契合、情与情的悦纳,形成师生的情感合力。情感渗透、艺术引导、情境体验、躬身力行“四位一体”是心灵互动教学行之有效的途径。创设氛围让学生自己体验、探索和顿悟,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满足学生的精神追求,做到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实现师生间的思想共享和情感共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但理解了别人,发现了自己,还在思维碰撞中形成了共识,在交流沟通中消除了偏见,形成了教师“你情”与学生“我愿”相结合、“教育频道”与“需求频道”相结合、“抓眼球”与“开脑洞”相结合、“讲下去”与“听进去”相结合、认真教的标配与用心教的高配相结合、觉悟“高得上去”与身段“低得下来”相结合、不但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而且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的“四个自信”,思政教师纷纷表示“总书记关心的就是我们尽心的”“党中央在意的就是我们注意的”、“国家期望的就是我们守望的”。

三、向“多彩活动”要潜力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立德树人的工作实效,大都起源于情感,加深于理解,巩固于反思,落实于行动。我校经过一系列论证,确定了思政课活动的六部曲:即活动规划要长计划、短安排、细准备;活动准备事前论证会、事中协调会、事后评估会;活动组织突出有主题、列专题、立课题;活动体验突出到实地、看实景、察实情;活动访谈突出访真人、聊真事、涌真情;活动效果突出感动一阵子、激励一下子、铭记一辈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多项社会考察活动:既有赴蓟县贫困山区慰问的农村体验之旅,又有赴空客 A320、天津纺织博物馆、达仁堂药业考察的工业考察之旅,还有赴北京参观红军长征精神教育展的红色学习之旅,参与学生总计可达500人次。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地区义务献爱心,慰问老教师、老一辈革命者,坚持多年到老年公寓劳动。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学校的思政课教学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课堂“变样了”、评价“变式了”、考试“变脸了”,学生们在思维碰撞中形成了共识,在交流沟通中消除了偏见,形成了学生乐学、易学、活学、会学的面貌,老师们从教改中也体验到了幸福。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