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三大实施路径

■眉山市仁寿县书院小学 左霞

《教育导报》
2023年第98期(总第3863期) 导报三版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模式,在我国已推行了十多年,但许多一线的语文教师对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的路径没有清晰的了解。笔者认为,从群文阅读的几大要素——议题、文本和活动中,可以找到一条清晰的教学实施路径。

一、确立议题

议题要具有可议性、开放度,但也不能随意生成,只有议题明确、合理,群文阅读教学才能做到有机整合、有的放矢。

一是紧扣语文核心素养确立议题。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把核心素养分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之初,要将议题和语文核心要素紧密相连。在第十一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执教教师在选择议题上都有明显的核心素养的导向。刘欢老师选择了“小大之辨”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发现事物的“大”和“小”是相对概念,这种议题属于思辨能力培养的类型;张国庆老师设置的议题是“有‘问号’的儿童诗”,她让学生尝试写有问号的诗,意在激发学生的语用能力;贺兰雅老师选择的是“古诗中的童趣”,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儿童游戏的自然之趣,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宣扬。

二是联结统编新教材确立议题。专家指出:群文阅读要融入统编教材的课程体系,走出教材,走进群文,回归教材,最终达成教材教学目标,同时提高学生综合阅读素养。统编语文教材开启了“单文本阅读+多文本阅读+整本书阅读”的多元化阅读新时代,形成了阅读教学更丰富多彩的新局面。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人物描写一组》,是由三部小说的选文片段组合成的一组群文。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编排意图,抓住单元文本的共性,确立议题,整合成群文阅读。如将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这三篇课文组合成一组文本,议题为“‘变’与‘不变’——童话里的智慧”。此外,还可以围绕统编教材中“快乐读书吧”推荐的整本书来选择议题。

二、整合文本

在群文议题的统领下,文本可以完全源自课内、或者完全选自课外,也可以采取课内+课外的组合模式;可以选择相同主题、相同体裁、同一作者的作品。在选取和组合群文文本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文本经典化。经典化的文本指的是长期以来得到大众普遍推崇的,具有极高阅读价值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有利于学生积累精美的语言材料,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培养典雅的审美情趣,培植正确的价值观等等。

文本多样化。从文学体裁上来看,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从文章体裁上来看,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统编教材中,还多次出现了非连续性文本。在选择群文材料时,不能局限于学生习惯、常见的文本类型,要让他们在多样化的语篇中提取信息、比较分析,从而生长出良好的阅读素养。

文本合理化。所谓合理化,就是指选取的文本要顾及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太简单,让群文失去探究性;也不能太复杂,让基础弱的学生无法参与其中。

组合结构化。群文阅读要注重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把几个文本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群文的组织是结构化、有逻辑的,能体现认知和思维的螺旋上升,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所获得的阅读素养才会高于单篇文本的连续阅读。

三、设计活动

课堂活动应是群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围绕议题设计出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课堂活动,才能推进课堂进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和探究文本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最终实现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

一是任务化。语文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可以说,群文阅读和学习任务群是同频共振的,二者皆包含经历情景+自主参与+心智运作的过程。同时,学习任务群的本质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自主、深度、开放的学习。薛法根老师在组合《田忌赛马》和《围魏救赵》两篇文章的教学时,设置了一个主任务:梳理孙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还原。主任务之下又包含3个子任务:一是讲故事(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内容);二是学思维(深入文本,分析人物思维);三是“做军师”(读《围魏救赵》,梳理思维过程)。这一课的活动设计环环相扣,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能实现高度的参与,在逐个突破任务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在不断进阶。

二是情境化。我们要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或者说接近真实的语言实践情境。当活动有了情境性,它也就有了探究性。群文阅读本身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环境和语言材料,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设计情境化的课堂活动,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深层次的语言实践活动。如上文提到的薛法根老师那课中“做军师”环节就具有情境性,学生有了代入感,就能积极深入文本,抓住关键信息,理清人物的思维过程,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既发展了语言,又发展了思维。再如晋彪老师在执教《诗寄离别情》这一课时,设计了“写一首送别诗,表达对母校、同学、老师的情谊”这一活动,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心理状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力。

总之,在单篇教学和群文教学并行的语文新时代,只有不断推进群文阅读教学的深化研究和实践,优化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