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四川农业大学承办的“黄金白露杯”2023年四川省大学生茶叶审评技能大赛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举行。经过川渝两地开设茶学专业高校的前期选拔推荐,从1200余名参加预选赛的选手中脱颖而出的63名选手参与了此次决赛的角逐。
科学考核,全面检验茶学专业学子技能
茶叶审评是审评人员运用手、眼、口、鼻等感觉器官来鉴别茶叶品质的过程,在茶事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举办省级大学生茶叶审评技能大赛,希望通过此次比赛,培养学生学茶、懂茶、爱茶的情怀,提高基本技能,同时发现产业存在的瓶颈,为今后的研究做准备。”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龚荣高说。
如何对参赛选手进行科学考核?据了解,此次大赛设有识茶辨茶、茶叶品质辨认、茶叶拼配三个技能操作环节,除此之外,还设有理论测试环节,全面检验茶学专业学生技能学习成效。
川农大园艺学院茶学系系主任谭礼强介绍,三个环节的考核各有所侧重。其中,识茶辨茶环节主要考核学生对茶叶审评程序、操作技能、规范评语的掌握情况,茶叶品质辨认环节则重在考核学生评价茶叶的精准程度。“茶叶拼配环节,需要选手在茶叶品质分析的基础上,对样拼配出与标准茶样相一致的成品茶,这对选手的拼配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组委会邀请省内外学界、业界的7名茶叶评审专家担任大赛裁判,裁判组对参赛选手的各环节进行公正评分,最终评出了一二三等奖。
在本次大赛裁判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朱旗看来,同学们需要在不断的体验和实践中把所学理论内化于心,通过三个环节的比拼,同学们对于学习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同学们在比赛中展示出的动作都非常美,可以看出,这次比赛也是一个展示技艺、传承文化的舞台。”
以赛促学,助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把盘、取样、冲泡……比赛现场,选手们一人一桌,每张桌子上放置了数个审评盘,选手们在审评完干茶后,冲泡茶叶,进行湿评。
据悉,茶叶感官审评按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的顺序进行,所以,审评的每一步操作也有严格的先后顺序,依次是把盘、开汤、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评叶底。由于绿茶氧化速度较快,茶汤比较容易变色,所以在审评绿茶时会先看汤色,再嗅香气。
选手们一丝不苟地操作,现场洋溢着阵阵茶香。川农大园艺学院茶学专业大三学生郑力玮一手握住评审杯,一手揭开杯盖,靠近杯沿用鼻轻嗅。“嗅闻香气以热嗅、温嗅、冷嗅结合进行,通过热嗅辨别香气类型,通过温嗅辨别香气优次,冷嗅则是用来判断香气的持久程度。”赛后,郑力玮向记者介绍嗅香方法,基本步骤早已熟记心间。
“其实,茶叶审评这门课我们大四才有,但我在大二的茶用香花实验课上初步接触了茶叶审评的一些方法。”郑力玮说,今年9月,他顺利通过了校内选拔,在老师的带领下为这次比赛集中训练,系统学习审评技巧。“我相信,掌握了这些审评技巧,对于自己以后的就业是大有用处的。”
参赛选手不只有省内高校学子,组委会还特邀重庆开设茶学专业的高校参赛,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关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西南大学茶学专业大三学生吴玉的这趟成都之行收获颇丰:“通过前期准备和实际比赛,我对茶叶审评理论和操作都有了更深的理解,今后的学习更有方向性。”
茶产业是四川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科技人才对于川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川农大园艺学院党委书记袁志香表示,此次茶叶审评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检验和提高茶学专业学子技能学习成效,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下一步,我们打算让比赛辐射西南乃至全国涉茶高校,推动各高校加快高素质评茶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茶产业和茶文化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川农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