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师生复刻《千里江山图》想到的

《教育导报》
2023年第105期(总第3870期) 导报三版

近日,吉林长春第一五〇中学美术老师段英子和21名同学历时129天共创的一幅《千里江山图》浮雕壁画引发关注。这幅画铺满学校美术教室的三面墙,高近3 .5米,总长度11米,画面内容选取了北宋画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内容最丰富、最有名的片段。(10月31日《北京青年报》)

中学生创作的浮雕壁画为什么让网友们震撼?因为他们复刻的《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作品。学生们在高近3 .5米,总长度11米的墙上完成,还描绘了万壑千岩、羊肠小道、涓涓细流、林户人家,色彩鲜艳却又古色古香。最关键的是,这幅作品是由没有多少美术基础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没有多少美术基础的中学生能在近40平方米的墙壁上复刻古画,怎么可能呢?段英子老师是如何带着她的21名学生做到的呢?

一是教师高度重视选修课。在墙壁上复刻这幅作品是段英子老师给高一高二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的教学计划。选修课是发现学生特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学校特色化办学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每所学校都开设很多选修课。但是,能高度重视选修课,且为选修课制定较高学习目标的中学却不多。段英子老师不仅重视选修课,而且还以“项目”为抓手,制订了较高的选修课学习计划,高标准才有大成果。

二是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十六七岁,正是想象力丰富、创造力旺盛的年龄,同时也是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敢于让没有多少美术基础的学生在学校画室的墙壁上复刻古画,是需要底气的,这样的底气来源于教师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创造力。

三是教学情境创设很到位。在开始绘制前,段英子购买了《千里江山图》原画原比例复印品,在课堂上讲解创作背景、赏析画作内容。能流传下来的古画一定很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老师在为同学们赏析画作内容时,学生们一定受到了美的感染。当同学们得知原画作者王希孟创作此画时才18岁,十六七岁的他们一定会产生心灵上的触动。此时,段老师把创作壁画的计划说出来后,同学们一定很兴奋、很期待。

四是团队分工合理。21人共画一幅画,若是按区域划分,每人负责一块,极有可能会因为每个人的各种原因,影响画作的进展及质量。段老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让美术基础好一点、兴趣足的学生负责更多的画面制作和更细节的描绘;美术基础差一些、时间相对少的则负责相对简单的铺色工作。这样的安排使得每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到壁画的创作中,都能享受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获得感。

五是绘画与多元教育目标相互促进。创作这幅壁画用了129天,129天不算长,却是四个多月、近一学期的时间。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本就很大,用这么长的时间完成一幅团队共同参与的画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专注力提高了、持之以恒的韧性得到了锻炼、尝到了敢于挑战带给自己的成就感,绘画的过程与多元教育目标的达成相互促进,可谓一举多得。

中学生在墙壁复刻《千里江山图》这一新闻,坊间热议很快会过去。但是,这幅作品带给教育的启示需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生发更多的思考。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