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林
临近晚餐时间,学校后门敞开,不少学生鱼贯而出。此刻,夕阳在天,晚风轻拂,树梢镀金,鸟雀归巢。
傍晚校门外的后街,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显得有些狭窄。一辆经营餐食的小推车,支在人行步道上,旁边几张折叠小餐桌排在一边。摊前,围着一群刚刚从校园里走出来的大学生。
这个小食摊与众不同,经营的是一种荤素砂锅,极像东北出名的“乱炖”。一张展开的木质大案板上,横横竖竖排列着十几个方形小塑料菜篮,里面是洗切好的蔬菜,青菜、萝卜、刀豆、芹菜、青椒、黄瓜、菠菜、鲜韭……旁边是十几个铝皮盆子,里面装着各种荤菜,猪肉、羊肉、牛肉、毛肚、肉皮、肉丸、鱼丸、虾球……此外,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调料钵子。案板的另一头,一只煤气罐接着七八个火头,火头上坐着砂锅,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儿。
在食摊前忙着的是一对夫妻。女的拿着一个竹篾夹子,忙着为食客选菜。她一边按要求往盆子里夹菜,一边算着价格,随口报出应付款数。男的在案板的那一头,负责煮菜,配放各种调料。围在摊前的孩子,根据老板娘的报价,在案板上的二维码上刷手机付费,小喇叭连续不断地发出收款的报账声。从喇叭里听得出,学生们所选的“乱炖”,一小盆的价格在三四十元到七八十元不等。
连续看了两三个女生选菜付款,又看到旁边的折叠桌子上,好几个男生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我便在餐桌旁坐了下来。
“为什么喜欢到这个摊子上来吃东西?大学食堂的菜不合你们胃口?”我问。
“不是。我们学校的食堂办得还是蛮好的,平时很注意菜品的多样性。不过,我们想家了,所以,还是喜欢来这个菜摊,吃吃我们自己想要的老家味道。”一个正在大快朵颐的学生与我搭话。
“在这里能吃到老家的味道?”我感到几分不解。
“他们家这个摊子,最大的好处是能够让我们自己选择,选食材、选调料。你看看,我们几个人吃的都不一样。”
“是的”,旁边的一个戴眼镜的学生说,“西北来的喜欢酸醋,湖南、四川来的喜欢重辣,还有来自内蒙古、新疆的,牛羊肉是他们的最爱……这个摊子,可以满足我们的各种要求。……”
听到这里,我心中不禁为这对夫妇的经营之道叫好。
“你们是不是经常出来吃这样的炖菜?”
“不是。特别想家的时候,我们就来这里解解馋。”
又一批盆菜炖熟了,现在端着盆子坐下来的,是刚才点菜的几个女生。她们吃着,叽叽喳喳,言谈中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欣喜。
我明白了,孩子们围着的这个食摊,看上去选择的是不同食材,实际上,萦绕在他们心头的,是一种对家乡、对父母的依恋。
“家乡的味道”“母亲的味道”,这是刻印在人们味蕾上的永恒记忆,它伴随着人的一生,哪怕是走到天涯海角,这种记忆也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