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一定要把模具压紧了。……”在某食品厂操作车间里,广元市朝天区中子实验学校的学生正在热火朝天地称重、揉皮、包馅等,制作手工月饼。日前,广元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举行,与会人员先后深入羊木镇小学、朝天镇第二小学、朝天区核桃园劳动教育基地等地进行实地观摩。
朝天区教科局副局长何敏在会上作典型发言,与会人员对朝天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近年来,朝天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劳动教育三个“一”,打造劳动教育特色品牌,从教育与实践结合、校内与校外并重、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三个维度全域推进劳动教育,不断提升劳动育人质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下好规划统筹“一盘棋”
朝天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压实部门职责,凝聚全社会合力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全区劳动教育规划“一盘棋”,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区四大班子领导及相关区级部门联系学校制度、劳动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区校两级推动劳动教育组织体系,出台朝天区《劳动教育全域发展规划》《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方案》,整体推进全区劳动教育。
打造示范点位。将劳动教育、研学实践和乡村振兴相结合,规划总投资2亿元建设曾家、中子、朝天、羊木4个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成立全区学校劳动教育联盟,建立“示范+试点+全域”层级推动的工作模式,依托1所省级劳动教育实验校、5所区级劳动教育示范校和14所试点学校,带动全区30所中小学校全域推进劳动教育。
夯实保障机制。完善区、乡、校三级推动劳动教育组织体系和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方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近三年,全区累计支出劳动教育经费约400万元,落实学校劳动教育用地57亩。
拧紧课程实施“一条链”
坚持学校主责,课程化实施劳动教育,优化课程师资,开展多元评价,切实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重构劳动课程。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大力发掘各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因素,结合学生年龄兴趣、地方特色等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建立每周1节必修课、3节特色课的劳动教育课程,逐步形成学段纵向衔接、学科横向融合的劳动教育体系。目前,全区已开发蓝莓种植、土法酿酒等20余门校本课程。羊木镇小学、朝天二小、中子实验等学校在课程设计时,将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及资源进行重组与融合,设计“一体化”课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作用。
优化师资队伍。区教研机构设立劳动教育教研员,学校按照“1+N+ N”模式配备专兼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确保100人以上规模学校至少有1名专职教师、若干名兼职教师,100人以下规模学校实行片区跨校走教。聘请能工巧匠担任校外辅导员,发挥校外专家的支撑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健全评价体系。把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情况分别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和教育督导重要内容,建立学校劳动、家庭劳动和校外劳动评价“3张清单”,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方面客观认定学生劳动成果,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学校结合实际,改进学生评价方式,细化劳动教育评价方案。
织好校内校外“一张网”
推进以劳育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做到学段贯通、家校社贯穿、五育融通,实现知行合一。
坚持“课堂+课程”贯通融通。利用区域“十美”德育之劳动美主题月、学校劳动周、劳动日等时间节点,邀请劳模工匠、非遗传承人等进校园开展制陶、剪纸等特色工艺活动,结合植树节、劳动节、丰收节等重要节假日开展劳动主题实践。
坚持“基地+特色”实践提升。依托全区30个学校劳动实践园地、14个校外劳动教育、科普教育等基地建立四大特色劳动场域。今年,组织开展科技创新、自然生态、志愿服务、农耕劳作等劳动实践活动200余场次,参与学生1 .2万余人次。
坚持“学校+家庭”协力协同。将家务劳动纳入学生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设定收纳整理、烹饪等不同内容的家务劳动教育目标,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推行周末2天亲子劳动、寒暑假3个月社会劳动的新型家庭劳动“2+3”模式,让学生实现从个人自理到分担家务,再到服务社会的全链条劳动成长。
下一步,朝天区将落实劳动教育机制,统筹配置劳动教育资源,大力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积极探索农旅结合劳动教育新模式,全域推进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切实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着力推动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走深走实、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