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把“启智”作为“育人智慧”的首要内容。反观当下课堂教学,还存在重讲轻导、重教轻学,甚至过度教学的倾向,教师常常急于求成,抢在学生思考的前面,就把结论和观点告诉了学生,导致学生“在听课”但“不在思考”,陷入消极被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如何赋能发展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笔者认为,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返璞归真,守正创新,从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与实践中汲取启发式教学的中国智慧,能让课堂教学充满思考的活力,增强启智增慧、铸魂育心的教育力量。
一、启发式教学之本:教师“让学、启思”的历史追溯
在我国,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提出者,他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与西方苏格拉底注重“师问—生答”的启发式教学不同,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更强调学生的“学”“问”在先,教师的“教”“启”在后。教师在回答学生问题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答案的告知层面,而要保护和激发学生对思考的热爱与好奇。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与实践,以“让学、启思”为主旨,蕴含主导和主体的统一,思考和领悟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经孟子、朱熹、王夫之等的传承与弘扬、阐释和发挥,不断走向丰富和完善,至今闪耀着教育智慧的光芒,不仅成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思想资源,也成为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历史源头。
二、启发式教学之魂:重引导、重愤悱、重领悟的价值追求
启发式教学是对机械讲授教学的根本性改造,核心是尊重和相信学生,把学生从单纯的“听和记”的被动学习,转移到“问、思、悟”的主动学习中来,引导学生学习活知识,不学死知识,这与当前指向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追求是高度吻合的。
1 .重引导,修炼高超的育人智慧。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做学生的向导和指导,把本该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教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里的三个“弗”,不是教师“不能”,而是“师退生进”的策略,是教师主动“不教”或“少教”。启发的过程,是教师“引导”而不“替代”的智慧之旅。
2 .重愤悱,创设巧妙的教学时机。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不要无时无刻地“注入”,而要创设条件,做好铺垫,为“愤悱”时机的生成助力。“愤悱”时机到来时,做好“提醒”和“点拨”、“启发”和“诱导”。朱熹把“愤、悱”诠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就是说,只有在学生面对问题陷入“愤悱”状态时,心里想弄明白但还没弄明白,话已经到嗓子眼儿了,但又说不出来,才去“提醒”和“点拨”。只有这样,教师的教才会更有效,收获以少胜多、举重若轻和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重领悟,追求美好的学习境界。孔子说,“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表明,启发式教学就是开启领悟力的艺术。教学中,不是引导学生“记忆”和“存储”知识,而是引导学生“理解”“应用”和“开悟”,获得“举一反三”的“活性知识”,达到触类旁通、恍然大悟的学习境界,增强学生主动成长、自我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三、启发式教学之梦:朝向导有智慧、思有激情的教学理想
1 .师生同心共赴,彰显“课”的本真。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同向发力、同心共赴的智慧旅程。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大包大揽、喋喋不休,把课堂变成“讲堂”。新课改实施中又存在另一种倾向,即过分夸大学生作用,陷入佐藤学所说的“主体性神话”。两种教学貌合神离、殊途同归,都没有建立起紧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导致师生单方发力,课堂教学动力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低下。启发式教学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追求“启发”与“愤悱”有机对接,既强调教师引导有方向、方法,又强调学生思考有激情、深度,从而为我们彰显了课堂教学的理想样态。
2 .捕捉教学时机,提升“教”的智慧。理想的教学要求教师告别简单的“灌输”和“注入”,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创新教的方式方法。启发式教学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统一,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时机,借“愤”而“启”,凭“悱”而“发”,创造“解答意愿”与学生“求知意愿”高度吻合的教学高光时刻。这样美好时刻是教师用心捕捉、用智慧创造出来的,催生和彰显了教师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3 .优化学习方式,点燃“学”的激情。理想的教学坚持学生发展立场,聚焦学生学习,通过创设鲜活情境,引入真实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启发式教学中,教师不轻易展示,不把所有内容和盘托出,而是留下空白点,让学生去寻找、发现,积极主动地学习。“愤”与“悱”描述的就是学生体验性、生命化特征,学生被问题感召,被教师激发,全身心进入“在场”状态,他迂回曲折,费心费力,折腾来折腾去,陷入欲“解”不行、欲“罢”不能的困境中,从而让学生思考探索的积极性得到淋漓尽致地激发与释放。
四、启发式教学之路:创造深度思考、触类旁通的学习时空
启发式教学不仅是理念,更是一种鲜活的实践,需要多层面、多维度探索其实践路径。
首先,课程开发,坚持“粗料粗做”。处理好知识形成的“结论”与“过程”的关系,防止让结论性的知识挤满教学。为此,问题设计要增加情境性、间接性和含蓄性,使得问题与知识之间不是直白式的简单对应,既要有“知识”存量,更要有“思维”容量和“价值”含量,让学生对所讲的内容有更广泛和深刻的思考,从而拓展问题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造。
其次,教学实施,坚持“读和做,缓说破”。教师要放弃保姆式的“琐碎说教,过度揭示”,机智地“保留”甚至“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做到“引导”而不“替代”,“启发”而不“给予”,“暗示”而不“揭示”。在学生遇到困难需要指导时,教师可以鼓励、点拨、引导,但不越俎代庖,不包办代替,做到“问”到能力关键点,“启”在思维迷茫处,“指”向方法优化时,“导”在成长航向上。
再次,教学流程,坚持“少即多”。尽量把教学环节控制在2-3个,努力把流程做得宽松简单些,把时间和空间腾挪出来。这样,教师可以更从容地设置思维和情感上的“沟沟坎坎”,增加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时空,让整个教学过程灵活机动,隐显自如,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从而彰显启发式教学特有的灵动之气、含蓄之美和艺术之境。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