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探究性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思维和行为。然而,笔者发现,在常态化探究性教学模式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过度展现和张扬“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基本表达特征,关注花哨和外在的教学形式,拆分和冲淡了扎实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教学。须知,在基础教育强基固本工程视野下,推进各学科探究性教学,既要恪守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又要确保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着力加强和保证基本功训练、基础知识传授和基本原理讲解。教师既要认同和坚守课堂教学探究性教学,又要为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负责,须切实加强、规范和优化探究性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有若干区域与阶段需要谨慎。
首先,常态化探究性教学谨慎实施的“三个区域”。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大潮中,探索性学习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但是,有三个区域可能出现冲淡基础、基本知识教学、训练的“探究性教学”:一是在低幼年级学生中搞探究性教学要谨慎;二在基础概念和知识课讲解过程中探究性教学要谨慎;三是在学生中普遍性、全过程推行探究性教学要谨慎。应该说,在这些区域推行探究性教学,问题十分突出和明显,一旦操作不好会使得学生手忙脚乱,不得要领和方法,忙于找题目、找角度去探究,急于说出一个东西来表明自己的探究成果,会严重干扰和冲击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原理的教学。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由于缺少老师的系统讲授,学生安不下心、静不下心来系统学习,造成其基础知识结构方面的缺失和学习能力的缺乏,都会从根本上影响他们的学习生存和发展。探索性学习只有规避这些区域,才能为学生的持续学习和全面发展负责。
其次,常态化探究性教学须准确把握的“两个后半阶段”。探究性教学坚守以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为目的的探究活动。第一,教学过程由教师教育过程和学生接受过程两个阶段组成,教师教育过程阶段,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接受过程,是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为主。第二,学生学习又分教师教学讲授阶段和学生消化理解阶段先后两个阶段。要着力在“学生接受过程阶段”和“学生消化理解阶段”两个“后半阶段”开展探究性教学。教师的探究性教学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的这两个阶段展开,这是教学中常规的、反复发生的教学行为。探究性教学表现在教学活动的两个“后半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接受和理解”的探究活动,是以学生作为接受主体的探究活动,以学习和发展为目的探究活动。
最后,常态化探究性教学要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教学,是基于强基固本的探究性教学与学习模式。课堂教学表现在教学活动方式上,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作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活动,是以学生作为全过程主体的活动,也是以学习和发展为目的的探究活动。探究性教学引入课堂教学过程,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而且更应该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探究性教学必须准确定位,认真把握教师“教学”过程学生“探究”应有的主体地位,找准推进探究性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在探究性教学与学习中,不期望、不满足于教师的探究指导,要为探究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负责,切实达到学生学习的真正提高和进步发展。
总之,常态化探究性教学全程区域与阶段,以教师为主导,要审慎对待和认真规范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坚守“自主、探究、合作”的基本表达特征。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过程,必须秉承“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的理念,要明确一定是“基于学习”的探究,在学生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探究。课堂教学中推行探究性教学,要坚守教学的基本原则,要认真策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务求实效,确保学生学习接受水平和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