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教育话题

《教育导报》
2023年第129期(总第3894期) 导报三版

◆课后延时服务

课后延时服务是一项惠民利好的政策。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三点半”接送难题等实际困难的重要举措。课后延时服务,能够让教师增强教育服务观念,树立协同育人思想,建立学科融合意识,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可以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推手。

——2月16日,《课后延时服务助力教师成长》等4篇文章反映“双减”以后的课后延时服务的理论探究和实践经验。

◆教育数字化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数字技术催生了大批人工智能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正如火如荼深度应用于教育领域各个场景中,加速教育思维、组织架构、育人模式根本性变革和全方位重塑。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驱动教育变革创新,教育数字化为实现未来教育带来无限可能,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应对数字变革全球化浪潮的实然之举。

——3月2日,《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等4篇文章就教育数字化主题,厘清概念、梳理思路、反思现状、展望未来。

◆读书共同体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而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和源头活水。为支持、驱动、引领和服务教师读书,富顺教育自2020年以来,勤耕不辍、行路不止,有序建立四大机制,有效促进全县教师向专业更深处漫溯。

——4月20日,《以“读书共同体”撬动区域教师发展》等4篇文章深入诠释了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出的“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让教师成为学生读书的带头者和引路人。

◆对话

教育是以讲台为舞台,以对话为手段,以育人为梦想。马丁·布伯从“你—我”关系的视角提出了“教育即对话”的主张。对话是一种沟通方式,更是双方精神共享和情感熏陶的过程,有着丰富的教育意蕴。学校需主动寻求、自觉运用在课堂之外与学生的交流、交往、交互的方式,改进教育方法,丰富教育手段,提升教育实效。

——6月1日,《让孩子在对话中卓然生长》等4篇文章探讨了校长、教师如何身心在场与学生对话。

10月18-22日,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菁蓉湖畔的成都科幻馆开幕。5天时间,来自全球各地的“幻迷”在这座状如飞船一般的建筑内,拥抱科幻的“共生纪元”,以想象力遇见未来。四川省青少年想象力教育工程在这一国际盛会上的“亮相”,使“科幻+教育”受到科幻界、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0月24日,《科幻+教育:以想象力探寻未来》《青少年想象力教育问题和解决策略》两篇文章报道了四川省青少年想象力教育工程成果发布的盛况和青少年想象力的学科探索。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