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心育田苑”

《教育导报》
2023年第129期(总第3894期) 导报三版

小登(化名)是个小个男生,报名时他脸上的酒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笑起来很可爱。然而让人意外的是,他腼腆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易怒的心。在班上,他动不动就掀桌子、打人,班上同学都怕他,没有人愿意跟他做朋友……

——3月14日《易怒的小登》(冯志净杨娇)

“唯分数”的标准催生“完美主义”。在惯性思维下,分数的意义代替了学习本身的意义。某些教师会无意识地对第一名的学生说:“你这次考得很好,但是不要骄傲,继续努力,走出这个学校、这个城市,还有很多比你优秀的人。”这样的话在激励学生考高分的同时,也让他们时刻充满了紧张。

——4月4日《为“完美主义者”解压》(周余平)

为帮助学生调整好迎考状态,我给每个学生买了一块巧克力。之所以选择给学生送巧克力,一个原因是因为巧克力中含有丰富的可可脂、糖类以及矿物质,能够快速补充人体所需能量,帮助恢复体力,缓解疲劳,有助于高三考生在复习迎考期间补充体能;另一个原因是我想借助巧克力给学生做一次心理按摩,送出我对他们的高考祝福。

——6月13日《“食疗”堪比“药

疗”——记一次考前心理按摩》(黄建军)

一份翔实的“会诊”方案应运而生。姜老师牵头负责小芹(化名)的学习辅导,帮忙其认识初中阶段学习的原理及方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各科任教师负责本学科的知识答疑;我负责人格辅导,通过对小芹的自我意识、情绪调适、意志品质与人际交往进行辅导,从而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消除其自卑、社交恐惧、偏执等心理问题;尹老师负责生活辅导,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技能;艾老师负责生涯辅导,帮助小芹了解并发展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确立积极人生趣向,描绘其美好未来,并为之打下良好基础。小芹父母也积极参与其中,承诺每天晚上轮流在家陪伴孩子,给予孩子更多关爱和支持。

——11月21日《小芹“会诊”记》(沈鹏程)

“青鸟信箱”的锁扣上挂着一个史迪奇的小锁,我轻轻一拉,锁开了,信箱里躺着几张小纸条,落款时间是5月。我猜测这些纸条可能是“5·25”心理健康活动的“遗珠”,便逐张查看。其中一封信打动了我:“今天我很开心,没有什么伤心事,老师,你呢?”

——11月28日《育人育己的“青鸟信箱”》(桂雨柔)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