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课堂的教学特征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瑜 汪天皎

《教育导报》
2024年第9期(总第3904期) 导报三版

国际理解教育,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二战后以“人类和平”为终极目标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及跨国家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深化人文交流和国际合作不仅是中国融入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了解中国、促进文化往来和文明互鉴的战略举措。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实践内容。近年来,各地普遍把课堂教学作为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形态和落地、落实、落细的主要单元。因国际理解教育尚无统一的标准,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定位不明、目标不清、把握不准等问题。本文基于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优质课案例,系统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国际理解教育的课堂教学特征,以期为国际理解教育一线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众所周知,国际理解教育是国际社会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不断探索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它无疑是促进变革的积极力量。如,课例《世界上的国际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以人类共同面临的疫情挑战为切入点,运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轴,让学生理解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在全球抗疫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客观、真实的数据带领学生分析各国在抗疫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在合作中解决人类共同面临问题的能力,发挥出国际理解教育的育人价值。可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置于新时代国际理解的课程与教学中,既是国际理解教育优质课的显著特征,也是教育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力回应。

二、选择适切的内容和主题

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国际理解”的界定,国际理解教育主要集中在“世界多元文化”“全球性议题”“中国与世界”等内容维度。一线教师可以聚焦“世界多元文化”,选择多元的“饮食文化”“节日文化”“礼仪文化”“建筑文化”等教学主题;聚焦“全球性议题”,选择“生态环保”“气候变化”“资源保护”等教学主题;聚焦“中国与世界”,选择“一带一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传统文化”等教学主题。如,有教师选择习俗文化作为教学主题,设计了《同一个世界多彩的年俗》的教学单元,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寻中国、亚洲其他国家和欧美国家欢庆新年的传统习俗,通过视听再现、了解社会和比较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包容、尊重和接纳世界各国的文化和习俗。因此,教师在一线教学中要找到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抓手,选择与学生实际情境切合的内容维度和教学主题。

三、设定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

国际理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设定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通过设定明确且可测的教学目标,教师能够更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课例《染》中,教师通过整合知识、能力和品格目标要求,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设定了三个维度的目标:一是审美感知,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观看视频和对比欣赏,区分并感知印染的美;二是艺术表现,通过教师展示和实践操作,能够学会区分蜡染、扎染、夹染、灰染四种染法,结合印染做一定的艺术表现和创造;三是文化自信,通过比较四川当地、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的印染方法,了解不同文化情境中的印染文化,认同文化多样性,形成文化自信。因而,坚持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建构,要明确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形成有序、可评的教学目标。

四、重视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国际理解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课程领域。一方面,它关照了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全球性议题的探讨,为跨学科实践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入的领域。另一方面,跨学科实践为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一个更为丰富、实践性和全面性的学习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和参与全球化时代。在课例《全球气候变化》中,老师采取跨学科的思维和视角,搭建了“背景—问题—价值观—行动”的教学框架,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和问题引导,让课堂呈现出“教师讲得少、学生讲得多”的教学样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明确了自己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定位,更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特征。教学设计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素养本位的教学改革中,国际理解教育教学要将具有情景化、结构化、条件化的教学内容,以符合学科特征的方式进行教授,由此,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本文系2021年度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与教学重构研究”(课题批准号: CY2021 ZW01)研究成果】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