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文化根脉 展科创未来

——2024四川省中小学春季“开学第一课”开讲

《教育导报》
2024年第16期(总第3911期) 导报二版

新学期,新起点。2024春季学期开学,四川省教育厅精心制作的“2024四川省中小学春季‘开学第一课’”2月26日晚开讲。本次“开学第一课”以“寻文化根脉展科创未来”为主题,邀请到院士、教授、工程师、研究员等专家和6位学生课代表,与全省中小学生共上一堂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生动有趣的“思政课”,鼓舞广大青少年博学笃行,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在“开学第一课”中,第一篇章“展科创未来”走进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荷福研究院、航天科普基地,围绕国之大者、人工智能、航天工程三个主题,讲述如何培育科学家精神;第二篇章“寻文化根脉”走进三星堆遗址、文献修复中心、杜甫草堂博物馆,围绕文明探源、文化保护、经典传颂三个主题,讲述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
何川

我的主要工作是围绕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地铁等交通隧道工程领域,开展教学与研究。20多年来,我带领团队,把科研聚焦到大型复杂隧道的结构分析与安全控制细分领域,通俗来讲,就是配合盾构机研发团队,解决各个施工场景下的水土不服问题。比如,2023年底正式通车的成自宜高铁,有一段安全风险极高的锦绣隧道,这条隧道的地质覆土浅,还要穿越成都市区繁华地段,施工难度特别大,最后专门研制了一款叫“锦绣号”的国产盾构机,才攻克了这个难点,实现了按时通车。

就在这20多年间,我国从盾构技术的空白开始,发展成为如今世界上最大的盾构机生产和使用国,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盾构机技术国。成都在西部地区率先迈入地铁时代,以“成都速度”创造“成都奇迹”,也得益于盾构技术的运用。

关于同学提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讲一下:一是要结合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做科学探究;二是要通过跨学科学习来做好科学探究;三是要练就吃苦耐劳的本领才能做好科学探究。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文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模拟人类智能能力的技术,已经赋能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推动经济的繁荣。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全球性的难题,例如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人类”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完全替代并不会发生。人工智能与人类更多是合作共生的关系,因为它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创造力和智慧,而它的出现也将推动人类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给予我们更多追求创造性和高级思维的机会。所以,对同学们来说,使用人工智能帮助自己,学习技术发展人工智能,都是你们未来学习的主要任务。

如何学习人工智能?我建议,首先要培养对科技的兴趣,好奇与热爱永远是自我驱动的第一力量;其次是要打好学习的基础,学校所学的每门课程,对未来发展人工智能都有重要作用;最后,就是敢于挑战自己的思维方式,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有创新思维的人来推动。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工程师
全国十佳科普使者
张琪

1月17日,中国空间站的快递小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搭乘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作为世界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货运效率最高、在轨支持能力最全的货运飞船,为航天员送上了重约5 .6吨的龙年“年货”。和我们在地球上的年货不同,这次送上空间站的物资主要由航天员的生活物资,水、气等消耗类物资以及科学实验类物资三大类组成。

要知道在太空中生存下去可不是件容易事儿。但幸运的是,中国航天人在这里建成了一座庞大的太空堡垒——中国空间站。空间站是航天员在太空的家。空间站总共由五个模块组成:核心舱、货运飞船、载人飞船、两个实验舱。

全国有数以千计的单位,上万人参与到空间站建设的任务中。大家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形成了强大合力。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探索永无止境,但我们坚信,只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梦想的跋涉就会充满无穷动力。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我们必将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副站长
许丹阳

三星堆遗址是古蜀国的一个都城。通过发掘出土的大量文化瑰宝,古蜀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依然令我们惊叹不已。

陶器是三星堆发现最多的一类器物,也是古蜀人从事生产与生活的主要器具。在青铜铸造技术方面,三星堆充分利用铸接技术,分别铸造不同的构件,再组合起来,从而创造出高大复杂的器物。

正是三星堆的善于学习、广泛交流、包容开放、开拓创新,才形成了辉煌耀眼的古蜀文明,构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的生动实践。在新一轮的考古过程中,我们也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装备,实现古老文明与最新科技的完美融合。考古方舱、3 D打印、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展示的各个环节。

同学们,文化遗产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可以陶冶情操。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考古成果及历史文物资源,找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知识切入点走进整个体系脉络。同时,可借助数字化技术参与文化传播,与更多人交流共享。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理事
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创始人
彭德泉

古籍修复师是一个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耐心的职业,不仅需要熟悉刻章、装裱、书法等技艺,还需了解各朝纸张、书皮及装订风格,更要有娴熟的修复技艺,“整旧如旧”,让古籍恢复它原本的模样。

任何古文物修复师,都需要兼具娴熟的技术活与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储备。但古籍修复师还略有不同,任何器物象征的只是历史的一个点,但古籍涉及历史的一条线,我们在故纸堆里对话的历史,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脉络,更是源自古人弥足珍贵的时代印记。所以,很多时候在修复时,我们还要查阅大量的文献,甚至有时还要去实地探访,了解古籍所在地的悠久民俗。

虽然古籍离我们今天的生活很远,但本着“不能将老祖宗的手艺关在柜子里”的想法,近些年,我们邀请了很多同学来体验古籍文献修复,还自编了一套学习资料走进校园,教更多的同学热爱古籍、珍惜文献、学习修复。未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古籍保护工作中,做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四川杜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徐希平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则是中国诗歌的高峰。同学们应该都知道杜甫被称作“诗圣”,“圣人”二字,在我们中华文化里,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能被称作“诗圣”,足见杜甫的诗作在中华文化中成为经典是当之无愧的。

杜甫老家在河南省巩义市,从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志存高远,胸襟博大。国家的兴衰、人民的利益,是杜甫立身行事、评判是非的最高标准,也是其出发点和归宿。后世诸多名人都将杜甫视作榜样。

新学期开学,与同学们分享杜甫,是因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杜甫能赋予我们更多的文化自信。杜甫将人间正气、社会良知、至情至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与当代价值,也是人类建设美好精神文化家园所不可或缺的经典。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当此人生和自然最美好的时节,让我们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志存高远、满怀理想、热爱生活、搏击风浪、认真学习,茁壮成长为社会栋梁!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