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浸润的思与行

■成都市草堂小学西区分校 蒲雨

《教育导报》
2024年第19期(总第3914期) 导报三版

随着美育进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怎样完善美育工作的模式与方法,持续推进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学校美育的探索方向。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强调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推动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我们认为,艺术教育不是美育的全部,但无疑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和支撑,必须成为学校美育实施的主阵地与主渠道。围绕“构建完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推进的美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学校美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我们在“双减”“双新”背景下进行了思考和行动。

一、思:天地万物皆是美育

对接孩子的未来生活,艺术核心素养的厚植对孩子的一生来说何其重要。美术教育不应只拘泥于一间美术教室,天地万物皆是美育。这一思考决定了我们的美育理念从改变教育场开始。

从教室到校园的角落。美术课从室内辗转室外,从书本延伸至整个校园空间。孩子们全方位、沉浸式地参与扮美校园,以自然万物做绘纸,以灵感巧思为画笔,美在空间中被欣赏、被濡染,在活动中被感知、被创造,从而形成“大教育场”的理念。美术教材中《卵石动物造型》一课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美术课。一颗颗极为普通的卵石因为孩子们的妙手匠心,而被赋予生命,或变成阳光下慵懒的小猫、或是花园里忙碌的瓢虫一家。这些趣味十足、精美别致的卵石为我们朝夕相处的校园装点着美好。漫步校园,孩子们脚下“灰头土脸”的井盖华丽变身,变成一个个色彩斑斓的美术作品。美,就这样全方位融入校园生活。

从校园到广阔空间。我们挖掘本土资源优势,以馆校美育为突破口,把美育课堂搬到成都博物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解决审美课程资源直观性、情境感不足的问题。以身边的事与物作为切入口,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文化场景,让他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二、行:建立特色工作坊

在省市美术教育专家指导下,我们相继成立了剪纸工作坊、油画工作坊。特色工作坊的成立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也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集中体现,以“以终为始”的逻辑倒逼教师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撬动者。

教师精研传统文化,建立剪纸工作坊。剪纸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美术教师莫蕊菡一直寻找自己的“专业符号”,剪纸就是她坚持至今的爱好。十几年来,她四处拜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剪纸,在这一领域持续深耕,剪纸创作和剪纸教学都有了鲜明的个人特色。美术组成立以她为核心的剪纸工作坊,开展剪纸课程创新探索。2013年,学校非遗剪纸工作坊成立,定期开设剪纸课程,以剪纸作品创设富有诗意的校园环境,成为学校环境创设的集中体现。2021年,美术组联合科学组整合剪纸课程,将电学引入工作坊,探索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剪纸课程,实现跨学科融合,建立“艺锻光耀”工作坊。工作坊通过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学科融合等实践研究,形成了分层次、分学段的结构性剪纸课程体系。低段教学注重传统剪纸技法,让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中段教学剪刻结合,以多变的线条,塑造富有节奏的艺术形象;高段教学加入电学光影的元素,以立体剪纸表达透视、分层关系,让艺术和科学有了最直观的表达。工作坊通过校园展示、社区展览、文创产品、比赛交流等活动宣传推广剪纸艺术,作品多次获得各种奖项。

打开国际视野,建立油画工作坊。除了剪纸工作坊,擅长油画教学的李立与李祯彦老师,成立油画工作坊,以“行走世界、遇见大师”为课程主线,从画家背景、作品解读、作品模仿到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让学生在对艺术大师的了解中提高艺术修养。此外,美术组还通过特色课程开发、跨学科融合、校园环境美化等途径探索美育浸润行动。我们认为,美育就是一种浸润行动,浸润不是美育工作的短暂行为,而是伴随美育始终的永久行动,有美育必浸润,无浸润不美育,美育浸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美育人。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