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体融合”赋能学生身心发展

■成都市海滨小学 杨杰 刘倩

《教育导报》
2024年第19期(总第3914期) 导报三版

以美育引领社会文化繁荣与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学校作为美育培植的重要阵地,要求将美育与学校整体实践相结合,把美育评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海滨小学校参照“美体融合”的复合概念,把学校体育作为落实美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塑造美的身体、在体育表演中锻造美的动作、在体育竞赛中锤炼美的精神、在体育实践中培育美的能力。“美体融合”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一种“化合”方法,通过体育促进学生个体在“美”方面的价值跃升,并借用美育的思想让学校体育变得更合规律、更有智慧、更加和谐,从而以“美”实现对“体”的超越。

◆花样绳锻炼

“美体融合”塑身体之美

塑造身体美是学校体育价值辨认的第一层次,是学校体育美育实践的首要任务。健康是身体美学价值范畴在新时代的延伸,以体型、体态、体能、气质风度以及精神面貌作为评判标准,力求在体育锻炼塑造下呈现出健康的身体,以此凸显“美体融合”下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诉求。

对于办学场地有限、条件一般的学校来说,寻求一项符合学校场地实际、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引起学生锻炼兴趣的体育活动非常重要。我们确定了以跳绳为主,多种形式延伸的方式,初步构建了“在跳绳中强健体魄、在跳绳中涵养品德、在跳绳中激发潜能”的特色体育工作格局,旨在能够让成百上千的学生同时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高效地锻炼起来。学校开展了以“花样绳”为特色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进行了包括自编绳操、分班跳绳在内的50分钟体育锻炼:低段主要以基本跳绳动作训练和跳绳游戏为主;中段是以各类花样动作和长绳为主;高段以车轮跳、交互绳花样为主,旨在使学生的身高、体重、神经系统等发育良好。在跳绳基本技法上,将秧歌、街舞、健美操、体操、民族舞蹈等多种元素融入跳绳中,让学生在动作、姿态和形体上具有美的风度,展现出活泼、矫健、大方的青春朝气。

◆啦啦操表演

“美体融合”显动作之美

体育中的美,以动作为基本单位给予呈现,在动作的动态变换中引发美感。体育中有着丰富的审美内容,比如花球啦啦操以动感的音乐为背景,在身体的协调配合下表现出干净、稳定、准确、连贯的动作技巧以及展现出灵巧、活泼、舒展的个人气质,彰显动作美。作为涵盖体育、舞蹈、音乐等多种元素在内的活动方式,花球啦啦操的艺术价值和美学特征都相对突出。花球啦啦操一般以班级为单位,通常穿插于足球联赛或者篮球联赛中,为班级助阵,以及用于各种开幕式表演。学校还成立校队参加各级竞赛。学生手拿着耀眼的花球,时刻保持灿烂的微笑,展现出生命美与活力美,通过不断变换的队形,在转身抬手之间,为表演者自身带来心灵享受与自信的同时满足观赏者的通感想象,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还能让学生从欣赏动作美中发展创造力。

◆足球班级赛

“美体融合”炼精神之美

立德树人的根本在于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确立”,而思想道德的本质是精神的自律,所以,美育要以追求高雅的精神境界为目的。在学校体育活动中,体育竞赛是最有利于完整个体人格、锤炼个体精神的方式之一,因此学校将体育竞赛与美育教育相结合,在“常赛”中创设出体育精神美的价值取向。

已经举行了七届学校“海滨杯”足球班级联赛由全校69支球队,约800多名学生参赛,女子比赛在3-5月份,男子比赛在9-12月份,在漫长的比赛中分别进行淘汰赛、半决赛、决赛,运动的美学价值、体育精神美贯穿始终。比赛开始前,各班级需积极筹备、制作足球小报、班级队旗、确定班级口号、组建队伍积极训练,树立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自豪感;比赛进行时,通过淘汰赛的方式让学生在比赛中勇于拼搏、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输赢中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比赛最后,双方需友好握手,相互总结学习,将有礼有节、友好亲善等精神品质贯穿于比赛始终。班级联赛的方式实现了体育运动和精神美育的有效结合,不仅锤炼了学生团结合作、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还滋养了学生热情友好、充满活力的艺术情感,让学生在运动中提高人文素养,丰富个人情感内涵,从而对美产生更加全面的认知。

◆体育文化节

“美体融合”育能力之美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个体完成社会化的转变,即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要与社会需要相吻合。新时代为克服“五唯”困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在评价体系上进行了从“对人的评价”向“为了人的评价”的价值转变,其中也包括对美育的认知。要求美育教育要实现“美”与“育”的结合,在教育过程中将公共知识与观念向学生心灵转化,从育人出发,引导学生对美的学习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

通过开展体育文化节的方式,实现学生对美的反思与行动落地。如学校第十届“以运动砥砺品格、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体育文化节,借助体育平台,填充劳动内容,传递审美价值,将美育与“体劳”融会贯通。学校遵循实践逻辑,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参照生活实际,演绎体育+劳动之美。如,一二年级开展环保我最行、劳动小能手、大丰收;三四年级开展叠衣服大赛、水电站抢修、拔河比赛;五六年级开展收南瓜、运粮食等比赛,以体劳为表征,将对“美”感知、实践能力上升到帮助学生增强自身体魄、健全优秀品格,成为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层面。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