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爱与责任的坚守

■巴中市巴州区第四小学校 李光珍

《教育导报》
2024年第21期(总第3916期) 导报三版

作为一名教师,闲暇之余,我时常问自己:要做一名好老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从教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些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大爱”之心。庄子说:“大音希声,大爱无痕。”我们的爱,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大爱”。

我常常听老师在发言和休闲之余谈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无不打动着我、启发着我。一个孩子就是一颗生生不息的种子,我们要把每个孩子都看作是蕴藏巨大潜力和希望的孩子,才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而这源头都来自于我们对每个孩子无差别的爱与信任。

当我走进班级与孩子们互动交流时,他们从开始不肯回答问题到后面能大胆地举手说出自己的见解;当我看到个别孩子由原来的书写潦草、胡乱作答到后面的字迹工整、更加自信;当我看到个别孩子由原来在课堂上懒懒散散、成绩糟糕转变成积极发言、主动要向习惯良好的孩子学习……由此,我看到那一颗颗生生不息的种子,原来每个孩子都有向上生长的力量。当我们老师适时地给予关注与呵护,再加上时间的加持,最终会看到每个孩子的成长。“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也许一朵牡丹,或者一棵参天的大树,哪怕这些都不是,成为一丛坚韧的苔花,也足以让我欣喜、感动。

2023年,在教育方面出现的高频词就是“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我个人认为要在学校里生长,要在我们普通教师中体现,才有价值和意义。我和我的老师们,立足在课堂里,深耕于活动中,丈量着自己的高度。适时地跟老师们一起磨课、蹲课、评课等,让我更加清楚我的身份是老师,没有进入课堂就没有发言权,也就不能践行学校的理念和落实学校的发展目标。我觉得这是一个追求教育家精神的逻辑前提,这就是践行教育家精神之一,这或许就是我理解的“大爱”。

回望我上学的时候,或许是我的老师愿把所有的爱给予我们每个同学,我才有足够的能量来把这份温暖与爱传递给更多的孩子们。曾经,我也是一粒小小的种子,在老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而今我也有了许多粒种子,他们是蕴藏着无穷希望的种子,当看着他们生根发芽,一点点长大,便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教育就是一场爱与责任的坚守,虽然平凡琐碎,我相信我们的心能够懂得我们在做着什么;我相信我们能够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做出恰当的衡量;我们把握并遵照着我们的教育直觉——一切出发点都基于对师生的关心与热爱。学校是孩子的另一个家,当我们和孩子的心碰在一起的时候,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