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义务教育新生态 推进优质均衡新发展

■本报记者 王浚录

《教育导报》
2024年第24期(总第3919期) 导报三版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改革导向。新时代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五育并举”的时代新人成为教育的主旋律。为引导各地树立正确教育政绩观、科学教育质量观、全面育人观,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本报特开设“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用好监测‘体检仪’”栏目,刊登各地教育评价和质量监测中的典型案例,敬请关注。

3月11日,2023年四川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解读暨结果运用指导活动在成都召开。会上,成都市温江区、内江市隆昌市、广元市旺苍县就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作经验分享,为学校和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提供引导,为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提供方向。省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监测评估所所长汪桂琼对典型做法进行点评。

◆引导学校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毓舜介绍,温江区高度重视教育评价改革,将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系统思考教育质量“评价谁、为何评、评什么、怎么评”等问题,坚持“价值导向、问题导向、专业导向”三大原则,稳步推进教育质量评价改革。

该区聚焦“绿色质量、全面质量、均衡质量”,强化过程评价,引领学校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引领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成都市率先创建教学质量分析反馈平台,通过可视化反馈,提升监测结果应用效率。同时,温江区优化评价结构,变“单一的学科评价”为“全面的素养评价”,变“对一育的评价”为“对五育的评价”,强化结果应用,科学引领教育实践改变。

温江区还突出发展差异,引领学校“五育”均衡、“五育”校际均衡,将“优质均衡”落到实处。王毓舜表示,在五育并举、优质均衡发展水平监测各学校分报告中,项目组基于监测数据,以学校为单位,横向对比各学校“德智体美劳”各领域的发展数据,纵向对比各学校五育监测各年度的数据,以雷达图的形式呈现各学校五育发展情况,找准发展短板。“同时,分‘优质、均衡’两个维度建立坐标系,以象限图的形式精准反映各学校各领域在全区的位置情况、校际间的差异情况,帮助区域精准把握各领域发展的学校短板,引领各领域进行针对性地帮扶指导。”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温江区逐步引导学校建立起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评价观,初步实现了区域基于数据的教育质量治理,极大提升了教育质量评价的专业性、科学性。“下一步,温江将进一步探索基于素养的教育质量评价,持续优化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持续丰富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创新探索增值性评价,不断建构和完善评价制度体系,以更加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王毓舜说。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温江区以评价为杠杆,撬动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省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监测评估所所长汪桂琼说。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隆昌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林雪松从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优质特色、推动五育融合、建强师资队伍、保障教育监测五个方面介绍了隆昌市义务教育发展情况。

在强化优质特色方面,林雪松表示,隆昌市聚焦成渝发展“一体化”,促进两地教育优势互补,与重庆市荣昌区签订“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每年互派干部教师20名,定期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及教学管理研讨会;打造“隆桥悦读”等本土特色品牌,倡导全民阅读,提升人文素养。

隆昌市坚持“五育融合,以生为本,发展为先”三向发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体而言,围绕“以德树人”,培引德育教师,充实德育师资库,丰富德育活动,提高文化认同感,开发德育课程,提升教学影响力;围绕“以智启人”,注重智慧化运用环境建设,着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扎实推进国家、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运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科创教育为“引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围绕“以体健人”,建设健康校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高;围绕“以美化人”,形成“常展常演”艺术教育新常态;围绕“以劳育人”,建设劳动校园。

如何高质量保障教育监测?林雪松谈道:隆昌市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隆昌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相关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县级工作职责和校级工作职责。同时,营造良好氛围,召开动员会、推进会、培训会,让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各层面明晰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目的和意义,构建校家社协同发力的良好氛围。

此外,隆昌市还出台系列文件,明确各校、相关股室职责,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级专题培训会,构建省市县校四级培训机制,层层联动,传导压力,有力保障监测工作顺利实施;发动责任督学、挂牌督学90余人次,全覆盖对全市样本学校开展督导检查,强力推动监测工作有序开展。

“隆昌市以增大投入保温度、区域协同提广度、以生为本多维度、赋能教师强力度、强化督导延深度的‘五度’举措,总结了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隆昌经验’。”汪桂琼说。

◆让山区教育有内涵高品质发展

近年来,旺苍县以“幸福师生,优教旺苍”为奋斗目标,推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

旺苍县教育局局长殷才昌介绍,该县推行“新教育实验”,构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新生态。在课堂教学和校园环境方面,旺苍县学校以“构筑理想课堂”为行动主题,各学科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六个维度,积极尝试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课堂上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注重学以致用、讲练结合。“环境是学生成长无声的老师,各个学校积极构建班级文化建设体系,把红色传统、茶乡绿韵等本土文化根植在师生的心灵深处。”殷才昌说。

对于如何推进教育改革,殷才昌分享了经验。

一是补齐短板促发展。旺苍县地形多为大山,在保障农村孩子“有学上”同时,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派遣优秀师资,补足教育经费,开展“美丽乡村学校”创建活动,建成广元市首所乡村全寄宿制小学校,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二是夯实常规强质量。旺苍县立足于“规范工作常规,兜住质量底线;打破校际(内)瓶颈,整合教育资源;鼓励改革创新,促进师生成长”三方面目的,出台了系列文件,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教学教研管理,就中小学常规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兜住师德和常规工作的底线,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深化改革健体魄。旺苍县在补齐场地设施短板的基础上,建立艺体教师与文化课教师工作量核算同要求、岗位设置同标准、职称评定同比例、学习培训同权利、绩效考核同待遇、评优选模同机会的“六同”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同时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教学方式由“固定”向“灵活”转变,教学内容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四是强化督导求“事”效。旺苍县重新谋划了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工作,明确了责任督学具体职责与工作内容,建立了以“事”为中心的运行机制。按需聘任专职的责任督学,按需提级管理督学责任区,按需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以“能干事”为目的建设督导标准,以“会干事”为目的确定工作基调,以“干好事”为目的强化督导培训;深入学校对教育教学教研常规工作开展暗访督查和“诊断式”督导,发现典型经验加以推广,罗列突出问题限期整改并进行回访。

汪桂琼点评说,一个区域的教育改革,体现了师生对教育的一种执著追求。旺苍县促进教育教研规范化,让大家看到了义务教育有内涵、高品质发展的可喜成果。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