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政课更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教育导报》
2024年第25期(总第3920期) 导报四版

张洪松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重大青年人才项目,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年版)》编写组主要成员,四川省委宣讲团成员、四川省监委特约监察员。

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张洪松坚持用经典筑根基、用难题做课题、用情怀暖人心,通过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深度、学理厚度和情感温度,让思政课更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用经典筑根基

拓展思政课的思想深度

“要教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要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选集》等经典文献总体上看一遍,这样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脉络有一个总体了解,教学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思政课教学中,张洪松不仅注重经典文本的引用和阐释,还注重不同文本间的比较、文本与现实之间的对照。这种讲授方式,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辨识力。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上,张洪松注重从整体上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主动回应学生思想困惑,结合学生关切的重点问题,讲清楚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原创性理论贡献,引导学生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完成大学生在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上的同步转化。

用难题做课题

增强思政课的学理厚度

“高中叫思想政治课,大学叫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什么要加上理论这两个字,核心就是要突出学理性、理论性。”在教学研讨中,张洪松特别强调,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要讲出足够的学理性,要对学生形成智识上的挑战。

近年来,从提升课程教学的学理性出发,张洪松积极推动教学研融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重大项目多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为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

通过把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变成理论研究重大选题,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张洪松的课程教学效果获得督导专家肯定和学生好评,而且完成了一系列教研成果。由他执笔的研究报告“党的建设学科教材建设研究”获全国党建研究会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三等奖。

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有机统一,是张洪松思政课的另一特色。他注重将历史性叙述与规律性认识结合起来,不仅讲出理论的高度,还讲出思想的力量,让学子们真正懂政理、明学理、通事理。

此外,他注重挖掘学校红色文化资源,将四川大学革命英烈江竹筠“江姐”的精神和事迹融入教学,作为主要成员积极参与以弘扬江姐精神为引领的四川大学红色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聚焦党的建设等急需学科专业建设,张洪松率先录制和打造“党的建设学”线上课程,据不完全统计,自开课三期以来,累计7000多人选课,先后有44所高校师生通过在线开放课程进行注册学习。

用情怀暖人心

提升思政课的情感温度

“我们在讲授每一个知识点时都会有情感注入,这个情感维度学生一定会敏锐地察觉到。如果我们对讲的内容不够自信,学生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不自信。如果我们饱含信心,这种情感也一定会感染到学生。”

张洪松特别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这个“理论”讲好,既要基于理论,也要超越理论,要把情感维度纳入进来,用教师的家国情怀提升思政课的情感温度。

在课下,张洪松对学生关爱有加。张洪松经常讲:“成长中的学生,有困惑甚至犯错误都是难免的。但是,作为老师,一定要记住,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心,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正确地对待学生。”

“本来是老师帮我指导,结果还蹭了老师一杯咖啡!”面对学生学业、生活中的求助,张洪松经常约学生在学校的咖啡馆或茶座见面谈心,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借助这种“无痕式”的关爱,温暖着学生的心。

(文图均由学校提供)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