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无人机群里大家都在展示飞机遥控飞行,我看见你把遥控器带回来了,你怎么不做啊?”看见大宝在一边摆弄着前一天带回来的飞机模型,却不飞,我充满疑问。要知道,这个无人机社团是他哭着喊着要去的。
“配套的充电小电池被小莫(化名)交给老师了,做不了了。”大宝的声音里带着哭腔。大宝刚上小学一年级,胆小好哭,小莫这个名字我已经听他提过好几次。
“你告诉老师这是你的,不就行了。”
“我不敢。”他的胆子让我无语。
“她怎么把你的东西交给老师了呢?”
“我不小心掉在地上。她动作快,捡起来就交给老师了。”
“也许小莫不知道是你的,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告诉她。”我耐心引导,以防后患。
“她知道,她看见是我掉的,我刚要捡,她手快,捡起来还瞪我一眼。她就是想让我拼不起来。”起因有点不寻常。
大宝这孩子有点像我,听说我小时候也好哭,但是,有男生欺负我,我是敢反抗的。大宝胆小,可能跟天性有关,也可能跟我家的家庭结构有关。大宝有个相差2岁的妹妹,平时我们总教育大宝不要和女生计较,要忍让,要做保护女生的男子汉。
无人机事件发生在晚饭前,晚饭后检查作业时,我发现他数学试卷后面有两大题没做,老师画了两个刺眼的大圆圈。我压住火,先让他做,看他会不会。做完检查无误,我问他为什么课上不做,“小莫把我的卷子抢过去交了,不让我做。”大宝又要哭了,好似回到当时委屈的场景。“为什么不让你做?”我很奇怪。“她不想我考好。老师刚说做好的可以先交,没做好的继续做,她就一把抢了我的试卷,交给了数学组长。”又是小莫,我暗暗留心。
我家大宝,虽然才7岁,却有着中年人坐看云起的心境,不骄不躁,慢慢悠悠。写字慢且丑,数学测验成绩坐过山车,上课持久专注不够,玩和学之间切换速度慢,常常被老师问得一脸懵。我只求他在班级无声地跟着大部队,别做“显眼包”,别惹是生非,做默默无闻的那一个就行了。
事与愿违。一天,我正在上班,一个陌生电话打来,是小莫的妈妈,她说大宝打到了同桌小莫的嘴巴,来讨说法。我虽然有疑惑,但还是赶紧赔了不是,保证严格教育,不会有下次。
到家后,我详细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宝说:“我不小心踩了小莫的脚,只轻轻的,立马抬了起来,小莫就狠踹了我4脚,我疼得手一挥,掸到了她的脸。”这小家伙,还蛮会观察。我把前因后果向对方家长做了反馈,总归是我们踩人家在先。我也告诫大宝,不许惹是生非,不给老师添麻烦。
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与同桌相处的时间比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还长。那段时间,我通过言行表情获悉,大宝的诸多不愉快都拜小莫所赐。“小莫把废纸往我这边扔,我往回扔,她就告诉老师,老师就批评我。”这样的事有好几次了。老师说他“桌肚子”里全是废纸,我还奇怪呢,那些纸都不是他的。再看他写字,夹着胳膊,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问他为啥这样,他说:“习惯了,因为在学校写字一越过线,小莫就拿铅笔尖戳我的胳膊肘。”……
我一直主张不要放大孩子之间的小纠纷、小摩擦,这也是很多低年级老师的主张,一天报告九十八趟,老师这边才处理,那边人家已经和好了,全是鸡毛蒜皮。最佳方案:自己解决,自我消化,这是成长必修课,是群体生活的必学技能。但是,大宝和同桌之间这一系列事件已经不是小孩子之间的小摩擦了。大宝的长期忍让已经让对方牢牢把控同桌之间的控制权,我不能坐视不管了。
考虑再三,我在班级群里加了小莫妈妈的微信。我把这几件事罗列了一下,发给她看,请她重视,并毫不客气地用上了“霸凌”两个字,霸是霸道,凌是伤害,这几件事完全具备这些特点。小莫妈妈看后,也意识到了严重性,表示不袒护。
全程沟通好了,我才把信息截图发给老师,只是告知他。当老师紧张地表示要全面了解事情经过的时候,我请老师不要在意,此事已翻篇。我不希望老师的聚焦让孩子引人注目,我只有一个愿望,我家大宝能开开心心上学、放学,不受欺负,不被影响,像一只小蜗牛,不懈怠地朝着心中的目标一点一点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