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思政“金课”背后的“硬功夫”

——走进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报记者 钟兴茂 文/图

《教育导报》
2024年第27期(总第3922期) 导报一版

3月14日,川大思政课教师探讨教学参考书《中国智慧:故事中的新思想》的修订方案。

“在你心中,毛泽东同志是怎样的光辉形象呢?”3月14日,在四川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上,教师王小鹏提问后,“00后”学生纷纷拿出平板电脑通过智慧教育平台作答。很快,教室的电子白板上出现了一条条“弹幕”:伟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瞻远瞩、思想家、革命家、军事家、诗人……随后,系统生成几个高频词条,大家又认真比对是否有自己发送的关键词。

思政课要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思政课教学手段,增加课堂交互性,让学生认真听课,是四川大学打造思政“金课”的一个方面。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栓久说:“近年来,我们内外兼修,尤其在理论阐释研究、重大课题攻关、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学情分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等内涵建设方面下‘硬功夫’,不仅在思政课堂上聚焦了学生的目光,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智润心,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功夫一

理论研究、课题攻关练就教师“过硬”本领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近年来,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增了50余名教师,40岁以下的老师占全院教师总数的60%。“如何让这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为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过硬的思政教师,是我们建好马院、上好思政课的基础。”李栓久说。

对此,学院不仅依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中心等,强化思政课教师培训研修,还更加注重在理论阐释研究、重大课题攻关中“练兵”。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工程”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7项,共有50余人次的思政课教师参与到全党党史学习教育读本《社会主义发展简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统编教材编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教材编写等重大项目中。

“在与顶尖专家的反复交流、研讨中,在一次次改稿、磨稿过程中,我对党的创新理论及其发展历程、内在逻辑,有了更高层次、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系主任付志刚参与了《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的写作,他认为自己在理论、学术和教学上的视野都更加宽阔了。其任教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例如,在讲到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对比时,付志刚会试着从内忧外患萦绕、民族矛盾尖锐、中央地方改革离心等多个角度分析清政府现代化改革失败的原因,进而讲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的重要性,“我希望学生们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功夫二

集体备课增强课堂针对性

“从课堂反馈来看,大家对坚持党的领导毫无疑惑,今后上课能否加强对‘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有没有老师能够分享将教材思维转换为研究思维、教学思维的经验或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最近一次集体备课上,老师们结合学生最近的学情和自身理论研究实际,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改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想法。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每两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都会根据学生学情、时事热点、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等开展集体备课,坚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作业“五备”一体。学院还邀请校内外名师大家讲思政课,从不同的专业视角陈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形成了名家领衔讲、骨干教师示范讲、备课小组集中讲、新进教师测试讲“四讲”协同的格局。

同时,四川大学还在探索跨教研室、跨学院、跨学校的思政课集体备课模式。“‘三跨’机制可以根据备课内容邀请和汇聚优质教师资源,实现‘名师荟萃’。”李栓久说,近五年,学院牵头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组织全国性思政集体备课3次,带领全省高校思政课集体备课8次。

功夫三

善用“第二课堂”践行“第一课堂”理论

“以前只听说过江姐,没想到还能以她同学的视角去见证那一段峥嵘的革命岁月。”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二学生黄健说。革命烈士江竹筠是川大校友,学院以此设计开发了一款名为《我的同学江竹筠》的虚拟仿真互动体验教学工具,使学生在互动体验中学习感悟深刻的革命精神。

“思政教育要善用‘第二课堂’践行‘第一课堂’的理论,才能在将教学体系转变成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更好地转变为其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进而做到‘信’与‘行’。”李栓久说。为此,学院充分挖掘四川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辟了“8秒正能量”“红动一小时”“锐评五分钟”“五彩石”等思政实践教学品牌,每年还与学校团委合作,确立学生暑假社会实践主题。

黄健目前正在做关于四川红色旅游文化开发的相关课题。“每一次去考察调研,都是对红色精神和理论知识的丰富,同时又关注到文旅企业转型升级等议题。其实思政学习和研究一点也不空泛,让我更好地认识了世界和自己。”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