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这部作品是我校思政实践课程育人成效的一个体现。”作品指导教师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徐磊表示,除了理论课堂教学,学校还创新开设了思政实践课程,强化理论学习效果。“在思政实践课程上,我会针对性地选取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实践主题,或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科研课题,指导学生进行‘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或社会调查,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学校联动育人资源丰富的地区和机构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将理论课堂、专业实践、社会调研互融互通,构筑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厚植学生爱农情怀,锤炼兴农本领。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世义向记者道出一串数据:学校依托“科创农庄”“科技小院”等建设了200余个融入红色文化和“三农”特色的实践示范教育基地;5年来,全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共指导15万余名学子组建1 .3万余支团队,他们在实践中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魅力,实现书本学习和实践体验的有效融合。
除了从思政课堂走向社会实践,越来越多的川农大学子深入基层一线,聚焦农业农村存在的实际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我对理论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陈天生说。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学科研究与基层治理、乡村建设相融合,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农问题”的交叉学科研究特色,充分发挥学院在“三农”理论研究与阐释等方面的优势。何思妤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课程、师资、平台、学科“四位一体”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努力培养更多在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知农爱农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