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教师教研热情的三个“点”

■西充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 何春奎

《教育导报》
2024年第30期(总第3925期) 导报三版

经常看到一个问题:“教师为什么不愿参加教研?”大多语境下,一线教师教研热情不高,无论是作为“主角”上讲台,还是当“观众”台下观课,似乎不情不愿,有的还有抗拒情绪,教研正沦入“鸡肋式”困境。

据笔者观察,影响或制约教师教研热情有三方面因素:一是离得“远”。从县域层面来说,教研员多在台上滔滔不绝讲,而教师们在台下“无所谓”记。教研员与一线教师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都很大,关注点和共同语言少、心理预期不一样。二是关系“虚”。教研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工作安排,一纸文件、一份通知,往往决定着教研主题、参与人员等;教师们普遍觉得与自身成长关系不大,多是抱着应付的心态参加。三是活动“疏”。一些地方,大多教师一年参加不了几回的教研活动,还没有从行为上、思想上形成习惯和驱动力,缺少主动性、自觉性。

笔者建议,可聚焦“近”“实”“常”三个点,触及、触动教师对于教研的心理认同,激发和提升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

其一,距离上拉“近”一点。一方面,拉近空间距离。县级层面要建立兼职教研员制度,从基层一线优选一批责任感强、教学实绩好、教研能力较强的学科教师,作为县域教研体系建设的“关键人物”,加大培养培训力度,促使他们在更高的平台成长、在更广的范围内辐射,推动学科教研由“一人”向“一群”转变,让教师感觉教研员就在身边,教研行为也在身边发生。各学区、学校也应该建立这种制度,让教师进入教研体系,当教研人、说教研话、做教研事。只有一定程度的近距离,才能唤醒认同感、亲近感。另一方面,拉近心理距离。教研活动中,教研员要降低姿态,比如,评课议课时,会场尽量不摆成居高临下式,可通过“圆桌式”,以平等平视角度对话,当然,在语气、语态、语言上也要体现平等交流。除关键性引领性的阐释报告外,教研员尽量少讲话、少安排,多让教师说话发声。有的教研员非常智慧,置身幕后出谋划策、铺排指导,让兼职教研员、教研“种子”主持活动,让教研现场成为教师锻炼的舞台、成为促进交流的共鸣场。

其二,关系上务“实”一点。教研活动必然要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紧密联系,基于“真目标、真问题、真研究、真生成”,让教研真实发生,在一线课堂“破土飘香”。一方面,要解决一线教师关心的问题。教研主题的确定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中演生”,应该从一线而来,从课堂中来,从教师困惑中来,从迫切解决的矛盾中来。通过一场主题教研,破解一线课堂悬而未决的问题,打开教学思路、释放教学智慧。这样的教研,对于教师来说,才有价值和意义。当然,这对教研工作提出了高要求,要聚焦新课程标准大视野,在县域层面汇总和梳理一批具有现实性、典型性、迫切性的问题,“自下而上”规划、设计和发布一批具有引领性、针对性、指导意义的教研主题,通过主题式、小切口、“打井式”教研活动,吸引更多教师参与、对话和研究。另一方面,要用一线的方式解决问题。教研员要“能教会研”,通过“下水”上课、“上岸”研究,以教促研,改进课堂,让“一堂课”引领“一批课堂”,帮助一线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深度理解教材及课程标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其三,活动上经“常”一点。要形成制度机制,县、学区、学校年初要拿出教研活动计划,提前向相关学科教师群体公布,通过征集、遴选等前期造势,发动教师参与热情,形成一种争先参与的态势,这是一种暗示效应的积极运用;活动要常态开展,形成惯性驱动,时间频次上要密,组织形式要多样,范围宜小不宜大,时间宜短不宜长,解决问题宜渐近不宜急进;活动要成果化,不能简单理解为发个简报,报道一下组织情况;而要说清道破本次教研核心内容,采取了什么样的办法措施突破,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哪些共识性经验,下一步注重在什么地方着力等。通过明明白白地整理记载,有助于参与者再次消化、吸收、提升,在理念上有提升,在方法上指导,真正激发和形成教师参与教研的内驱力。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