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教育导报》
2024年第30期(总第3925期) 导报二版

让优秀的更优秀,卓越的更卓越

对绵阳市北川县幸福小学美术教师王海燕来说,交流轮岗是她突破职业瓶颈的一个重要契机。

王海燕是一名有16年美术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去年交流到山区学校通泉小学任教。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她除了要发挥作为美术教师的特长,上好美术课、开展美育活动,还要承担语文课教学、担任班主任。

这是她第一次切身感受到城乡教育的差别,城市学校可以实现教师专职专任,而农村不行,“得锻炼全科素养,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在校长和其他同事的帮助下,王海燕迅速进入状态。在语文教学中,她逐渐发现两门学科的共通之处:“汉字是象形文字,能不能用绘画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不少课文都有场景描写,能不能用绘画激发学生的想象?”

有挑战、有触发、有感悟、有行动,王海燕开始运用美术的思维教语文,探索“美术+语文”的融合课程。对她来说,这是对她原有认知体系和教学方法的突破,“没想到在农村学校开启了我职业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

开辟新领域的工作繁多,为了把更多精力投入教学中,王海燕把正在读幼儿园的儿子,转到通泉小学的附设幼儿园就读。“我俩一起在青山绿水间成长。”王海燕说。

“推动教师交流轮岗,要站在教师立场,充分考虑教师的发展需求,才能真正实现流得动、留得下、用得上、干得好。”绵阳市教体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绵阳将教师交流轮岗与教师发展工作相结合,一方面,将交流轮岗情况纳入评优选先、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的考核指标;另一方面,落实补助补贴、改善生活环境,2023年投入1012万元用于改造教师周转房,让教师能够舒心生活、静心教学。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