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专业化水平 认定“双师型”教师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文力 高瑜

《教育导报》
2024年第42期(总第3937期) 导报三版

教师标准是职业教育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双师型”教师标准是完善职业教育教师标准框架、健全职业教育教师标准体系的重要内容。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主体,其专业化水平是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关键性指标。2008年起,成都市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顶层设计,推进“双师型”教师的理念研究、标准制定、培训方案、培训实施、考核认证、双师认定等工作,通过行政部门认定“双师型”教师的方式,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果,并以制度加以保障。

一、构建“双师型”教师认定制度体系

2009年至今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实践中,成都市逐步探索并构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制度体系,形成了常态化的认定制度。在国家层面没有统一的“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的情况下,成都先行先试,为市域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提供衡量标准。顶层的制度设计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是新时代国家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规划的落实与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认定对象体现“专兼结合”。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对象为“在成都区域内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兼职教师,既包括了学校专任教师,也包括了企业兼职教师”。

二是建立了“基本条件+拓展条件+破格条件”的认定关键指标体系。以“双师型”教师内涵要求为基础,按照中职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要求,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成都市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按照“基本条件+拓展条件+破格条件”的框架设计了“双师型”教师认定的关键指标体系。

1 .基本条件。认定标准的基本条件是要求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教师资格、学历、教师职称、职业资格、教学经历、企业实践经历7项关键指标8个具体要求。

2 .拓展条件。拓展条件要求具备各项条件中的任意一条,包括荣誉称号、专业培训、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教学能力、科研能力5项关键指标7个具体要求。

3 .破格条件。破格条件是在必备条件中虽然有条件不能满足,但符合“双师型”教师内涵要求且为经济社会发展所紧缺的特殊高技能人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可以破格认定。

通过建立“基本条件+拓展条件+破格条件”的认定关键指标体系,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充分体现了双证书与双素质相结合、年限与业绩相结合,既能够引导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又能够真正落地实施。

三是以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根据认定标准和流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基于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双师型”教师网上申报、评审,确保了“双师型”教师认定过程的真实性和严谨性。

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是国家首版“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2023年,成都市结合多年积累的成果,在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基础上,系统总结认定工作经验,对比分析江苏省、安徽省、河北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及重庆市、武汉市等地区新版“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基础上,形成《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试行)》,构建了分级认证体系,进一步健全了认定标准细则,规范了认定工作流程。按教育部文件精神,结合成都实际,明确了中级、高级“双师型”教师破格条件。

二、动态优化“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一是促进发展,适时调整“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构建成都特色“双师型”教师认定体系。明确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路径,提出制度保障,如待遇倾斜、“双师型”教师认定和复核周期等内容,经认定的“双师型”教师,应在职务(职称)晋升、教育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课时费标准原则上应高于同级别教师岗位。

二是发挥作用,根据“双师型”教师不同阶段发展需求,精准提供教育教学、岗位实训、企业实践等机会。明确“双师型”教师在综合育人、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带头引领作用,将“双师型”教师作用发挥情况作为省级“三名工程”等工作联动安排的重要依据。

三是选育用管,坚持全链条发力,建好用好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10个首批成都市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推动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轮训全覆盖、企业实践机制常态化,打造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建设一批“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和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三、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保障机制

一方面,加强政策保障。成都市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都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成都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成都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等系列规划文件都对“双师型”队伍提出要求,从“双师型”教师培训,到“双师型”教师认定,并提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可见“双师型”教师制度的日臻完善与成熟。

另一方面,强化经费保障。成都市每年开展职业教育市级培训项目,市财政予以经费支持教师队伍发展。通过健全市级“双师型”队伍建设培养培训机制和校级领导培训、管理干部学习和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等制度,成都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培养高素质骨干教师,全面提升了中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2024年,成都市确定首批131名产业教授(导师),对聘用产业教授(导师)的院校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补助,支持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合作开展项目研究与成果转化,打造“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22-2024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数字化赋能的中职教评结合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ZZJG2022-008)的阶段性成果】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