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飞出”的跨学科融合

■本报记者 张玥

《教育导报》
2024年第42期(总第3937期) 导报二版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上图的风筝是三角形,高70 cm,斜边90 cm,底100 cm,面积为70×100÷2=3500( cm2

)”……走进成都万汇学校,展示板上张贴着各个学科的作业纸,各科作业都围绕着风筝展开。

一只小小的风筝,为何可以“承载”多学科的内容?在不同学科中又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成都万汇学校以“风筝”为载体进行了一次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小风筝,大学问

今年3月,成都市成华区教育主管部门在春季教学工作会上对全区教学工作提出要求:要打破学科壁垒,有意识地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在此背景下,成都万汇学校开始探索一条能够让各学科价值最大化的跨学科融合之路。

跨学科融合的做法早已有之,但用什么“融”才能让各个学科“物尽其用”?为此,万汇学校召开了多次教研会议,最终选定了主题——“顺应四时”。

“顺应四时,一方面是为了让城市里长大的孩子能够在四季的变化中感悟大自然的魅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和教材的内容更契合。”万汇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朱英辉说,部分学科的教材会根据季节来安排学习单元,例如二年级春季学期的语文教材就有“找春天”的章节。选好主题,老师便开始为春天寻找一个“代言人”,经过“头脑风暴”后,大家的答案一同指向了富有多重文化价值符号的风筝。

为什么是风筝?朱英辉解释道,风筝又称“纸鸢”,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文化意义上,它是春天的意象,古今不少诗歌绘画都有风筝的影子,语文、音乐、美术便可以与此结合。在现实意义上,风筝的设计蕴含着构图测绘等知识,数学、科学可以得到体现。而制作和放飞风筝,本身就是动手操作和体育锻炼,劳动和体育课程同样可以“放在”风筝上。因此,风筝虽小,却可以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足以“包罗万象”。

小风筝,大融合

选定了融合的载体,怎么“融”成了关键。万汇学校的老师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学习要求,为学生量身定制了以风筝为主题的跨学科融合活动手册,学生需要以文字、绘画、剪贴等形式完成手册上的任务。

以五年级语文为例,学生需要按照“知春、踏春、展春”三个步骤来完成任务。在“知春”环节,学生需要搜集春天有关的古诗、现代诗,以及关于风筝的传说、历史文化寓意,并制作摘抄卡和思维导图;在“踏春”环节,学生要以风筝为主题创作小诗,并为后续装扮风筝做准备;在“展春”环节,班级会举行诵诗会并进行评奖。在完成放飞风筝的体验后,学生还需要用文字记录下自己放风筝的感受。“这三个环节都融合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回应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朱英辉说。

针对实践性强的学科,老师则会将风筝“带上”课堂,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风筝背后的知识。在美术课上,一年级的学生制作风筝书签;二年级的学生剪贴风筝画;三年级的学生彩绘立体风筝;四年级的学生用国画的技法绘纸鸢……“相较平面绘画,风筝更立体、更多变,学生还能学到一些简单的设计知识。”万汇学校美术教师黄高翔说。在体育课上,高年级的学生则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操场放飞风筝,锻炼四肢力量,感受风向、风速对风筝飞行产生的影响。

小风筝,大收获

关于风筝的学科融合,看似是学科教学的实践,但意义还不止于此。成都万汇学校校长李胜告诉记者:“制作风筝对于低龄段的孩子来说,很难独立完成。因此,我们希望家长在工作之余协助孩子共同制作、放飞风筝。这样的互动也给家长提供了和孩子亲密相处的机会,促进亲子关系良性发展。”小小的风筝,用一根细细的线,拉近了父母和孩子的距离。

风筝也将各个学科老师“拴”得更近了。“我们为了在自己的学科中找到最契合风筝主题的内容,就需要和不同学科组的老师在一起进行多次交流,这个过程让我们碰撞出很多火花,教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数学教师卿文超说。

如今,万汇学校的跨学科融合已借着飞舞的风筝初见成效。李胜展望,未来的日子里,学生还会在其他文化载体的陪伴下,感受跨学科融合教学的魅力,实现五育协同发展。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