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县:学前学普在行动 同语同心共成长

《教育导报》
2024年第42期(总第3937期) 导报二版

稻城县坚持把“学好普通话、养成好习惯”、构建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作为工作目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为提高学前师资普通话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学龄前幼儿打造了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园所规范运行。该县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以教体局教研室人员,学校(幼儿园)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年级组长为主要成员的语言文字工作小组,负责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指导,组织实施具体工作。2022年5月,该县教体局组织开展了幼儿园园长规范化管理专题培训,制定并出台了《稻城县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积极规范办园行为,为该县学前学普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师资建设,提升保育教育质量。优质师资队伍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学前教育需要在充实编制、提高待遇、规范准入和强化培训等方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提升园所保教质量,为学前学普和普及普惠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该县采取“三个保障”政策,确保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自2021年以来,启动了“一村一幼”辅导员队伍三年全覆盖轮岗培训计划,开展了两期学前教育辅导员普通话培训,学前教育辅导员队伍在运用普通话能力方面得到提升。2023年,稻城县教体局与第三方技术保障单位合作,在四川师范大学开展骨干教师培训,旨在提升学前师资普通话水平。同时,该县通过为重点师资提供普通话测试平台账号和开展寒暑假线上培训活动等方式,实现普通话教学资源共享。

坚持以生为本,确保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普通话学习环境。充分发挥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的宣传作用,在园内张贴宣传画,在橱窗、黑板报中建立“学好普通话”专栏,鼓励、引导、支持儿童使用普通话,提升儿童对普通话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创造交际用语情境,鼓励和支持儿童在游戏中自主选择、交往合作,提升儿童普通话倾听、理解、表达能力。加大语言文字检查力度。定期不定期对幼儿园内各公共场所进行用字情况和师生使用普通话情况加强检查,并提出规范用字等意见。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利用园内的宣传栏优势,积极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各项政策,强化教职工讲普通话的意识。把教师的硬笔字、普通话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从而提高教师用语用字的规范化水平,以言传身教浸润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稻城县教体局)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