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教育导报》
2024年第42期(总第3937期) 导报二版

江阳城建职业学院与泸州市公安局龙马潭区分局着力打造“四新四化”警务服务模式和校园内“特色反诈”防护网的工作机制。

具体而言,该校以警校共育“新理念”,打造“多元化”服务阵地,将校园安全管理阵地前移,在学校学生人流量最大的商业街选址建设警务服务站,配齐配强人员力量。以警校会商“新机制”,打造“一站化”服务体系,每月定期召开警校联席会议,通报当月学校警情,分析研判校园安全稳定形势,研究对策措施。以警校管控“新模式”,打造“集成化”防控网络,若发生“电诈”警情,可精准指导警务服务站开展前期取证和止损工作提升处置效能。以警校联动“新场景”,打造“反诈化”校园屏障,创新宣传方式,让反诈宣传成为常态。

健全联动机制 合力守护校园

泸州全市公安机关以警务服务中心(站)建设为抓手,按照“一校一方案”工作思路,推动阵地前设、力量前推、机制前置、服务前移,形成了“一体联动、融合治理、警务到校、守护平安”的警校共建共治共管新格局。

在搭建架构体系方面,泸州市公安局多次会同教体部门和高校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专题会议协商,搭建高校、公安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建设工作专班,配齐警务专业、警务专职“两支队伍”。在确保安全稳定方面,高校警务中心(站)建成后,公安政保、出入境、治安、禁毒、交通、巡防、派出所等警种联合入驻;积极发挥警务中心(站)“前哨”作用,做到事前研判预警、事中化解处置、事后复盘跟进。

近年来,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把校园安全摆在突出位置,以护航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联动公安专业力量,扎实推进警校共育,全力建设平安校园。

一是健全联动机制,凝聚平安校园合力。配齐用好法治副校长,泸州全市中小学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公安民警任职率达50%,学校安保队伍专职保安配备率达100%;健全完善监督保障机制、会商研判机制。二是搭建联动载体,夯实平安校园基础。整合公安、学校、家庭三方力量,在中小学、幼儿园周边全覆盖设立“护学岗”;巩固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安防设施建设,实现校园安防6个100%全面达标;邀请交通治安、禁毒、经侦等警种深入校园,每年入校宣传、演练2000余次。三是聚焦联动重点,守牢平安校园底线。联动公安、消防等部门全面开展消防燃气、校车及校园交通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组建“云溪青禾”志愿服务队、警盾志愿服务团等,深入学校开展心理疏导、危机干预。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