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之教泽 绵延一生

■甘武进

《教育导报》
2024年第44期(总第3939期) 导报四版

《母爱的学问》

朱永新  主编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5月

从《诗经》里的“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开始,我们就在歌颂母爱,从孟母三迁的故事开始流传,母亲的教育作用已经凸显。《母爱的学问:名家忆母亲》精选了39位名家回忆母亲的散文,辑结成书。特别的是,每篇故事都是从母爱和教育的角度双向切入,编者朱永新又以教育者的身份对每位母亲的做法进行点评,找出教育的规律,凸显母爱的教育意义。

“每天天刚亮,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她看到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胡适的母亲仁慈、温和,但很有原则。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打骂、批评孩子,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但在原则问题上也毫不含糊,惩罚严厉。“……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胡适自述,他的性格深受母亲的影响。

老舍笔下的母亲勤劳诚实、聪明能干、乐于助人,性格柔中带刚。母亲会刮痧,会给孩子们剃头,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斗气。”老舍考入师范学校。“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只要儿子有出息……”老舍说,母亲不仅仅给了他生命,而且实施了真正的生命教育。他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他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母亲给予的。

丰子恺9岁时父亲去世,他的母亲承担了严父与慈母的双重角色。“我33岁时,母亲逝世。我家老屋西北角的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有我母亲坐着了……”“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受她的训诲。所以现在我每次想象中瞻望母亲的坐像,对于她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谢,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十分恐惧。”

“我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土,离开母亲。”季羡林的母亲慈祥、善良、勤劳、坚韧。他的母亲虽然“一个字也不识,活了一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但她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都留给我吃了……”离开故土,离开母亲,成为季羡林“永久的悔”,而不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厮守在身边,也是他母亲永远的痛。

生母去世时,肖复兴不到8岁。他不得不与后妈相处。有一天,他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土……”爸爸与她商量着,把照片取下来,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肖复兴对她产生一种说不出的好感,到后来觉得后妈一点儿不比亲娘差。后妈用自己的真诚赢得了继子的信任,也教会孩子如何待人接物。

在这部合集中,老舍、丰子恺、季羡林、袁隆平、史铁生、莫言等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讲述自己与母亲的故事,那些生动的片断是他们心底最深刻的记忆,因而能唤醒读者的共鸣。这些文章是散文体裁中的经典,是文学爱好者常读常新的佳作。不过,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读这些名家与母亲间的故事,也能令我们在感动之余加深思考:在女性囿于家庭、社会影响微弱的时代,母亲就能对孩子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那么在当下,女性的角色不仅可以是妻子、母亲,更可以是师长、职业榜样,母亲的教养作用对孩子的成长的影响日益重要,面对这样广阔的时代,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做母亲?以及,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去爱戴母亲?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