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边疆上的一抹绿意

全筌

《教育导报》
2024年第44期(总第3939期) 导报四版

《阿勒泰的角落》

李娟  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月

ISBN:9787513344180

在《阿勒泰的角落》中,李娟以平实的文字方式为人们呈现出了真实的边疆风貌。书中所描述的生活情景在1998年至2003年之间,书中的人与事局限于北疆阿勒泰。

李娟将自己的视角收缩至一隅,仅写了两个世界,就像她在书中所写的那样:“一部分是我所看到的、我所感知的世界;另一部分就是孤零零的我……”而她明朗诗意的文字,就像是荒凉贫瘠之地的一抹绿意。

在李娟的笔下,荒野里的自然山川、日月风物、草木生灵都有着不可名状的神秘面孔。初雪淡笼的牧场之上,草地上缀满了如星星般闪耀的小花,牛羊骆驼兀自在草场上觅食,或草场酣睡,或恣意地追赶,远处两三顶白色的毡房是它们的归宿,世界有着波澜不惊的美好。随着四季的流转,阿勒泰牧民的生存环境也随之变化,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雪野之中四面荒茫的萧瑟,或是浩浩荡荡的牛羊驼峰过境腾起的漫天尘土。李娟一家随着哈萨克牧民转场途中,遇见了被漫长岁月坍圮了的高楼,遇见了被风霜剥蚀了的土房,遇见了野草盘根错节的院子。她们驻扎下、拾掇好,欣然住下,随着屋顶升腾起袅袅炊烟,土房也焕发出了生机。

有评论家说李娟的文字“惊为天人”,李娟回应着:“那倒不是我写得有多好,而是出于我所描述的对象自身的美好。”偏僻和荒凉赋予了这片土地博大与无限,荒野里酝酿着生机与希望。

李娟终日自由地行走在荒野里,视野无遮无拦,与所有的事物都直面相撞。荒野上的主角,是默默负重前行的骆驼、跋山涉水放牧的马儿,是守护牧民与羊群的牧羊犬、为牧民的日常生活提供奶制品的奶牛。除此之外,荒野之上还闯入了令人惊喜的小精灵,譬如代替“我”守护外婆和妈妈的兔子、鸭子、狗狗,还有小金鱼——游弋于牧民想象之外的奇异精灵。在《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中,雪兔在寒冷的冬天,孤独地在黑暗的地下忍受着饥饿和寒冷,一点一点地挖着通向春天的路,直到奄奄一息,被救活过来后,满院子撒欢,忘记了曾经的绝境,重新感受着获得生命自由的喜悦。那些如雪兔般跃动的小生命,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大地上,显得格外纯粹、美好、珍贵,构成了一幅自在自为的流动生命图景。

李娟在简单日常的生活中,舒展着自己深沉的生命体验。她记录下了转场途中萍水相逢的牧人们,或是为了御寒蔽体所需而来裁缝店做衣服的女人、或是为了看她拉面而蹲守在家门口的陌生男人、或是为了喝酒而在冰天雪地里连续敲几个小时门的酒鬼……在荒野之上,人们的物欲降到最低,如此才能抵御无边无际的孤独。那些与李娟有过深度接触的人,譬如恋人林林,伴随着大卡车的轰鸣声呼啸而来,又随风而去。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李娟与外婆的相处,外婆将20块钱的胶卷以两块五的价格卖给别人,还振振有词道:“那么丁点大的小盒子,哪值得那么多钱?”也是这样的外婆,白天睡觉,晚上玩耍,在凌晨为寒冷中的荒野行人奉上一顿热气腾腾的早饭。

李娟的书写,是萧瑟大地上微弱的生机,是生命跃动着的精灵。她将自己对荒野的喜爱、对阿勒泰的怀恋,不动声色地寄托在文字中。

于是,李娟的文字也像一条清凉的河流,流经荒野,沿途拖拽出一条长长的生命绿带。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