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写作”成为一种“教育”

——对话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黄华斌

《教育导报》
2024年第47期(总第3942期) 导报三版

【人物档案】

黄华斌,笔名山栀子,高级教师,现任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国内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公开发表文章400多篇;多次在全国新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办学经验;个人自媒体公众号推出原创文章4600多篇。

【对话人】

《教育导报》夏应霞

夏应霞:在您开启教育写作之初,有没有一个引路人,或者说一个榜样?

黄华斌:我的教育写作经历,始于一个“关键人物”——特级教师余映潮。当时,他担任我们荆州市中学语文教研员、中考命题人,我有幸成为他主持的“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小组”“教学论文写作小组”“试题研究小组”的骨干成员。我不仅经常听他“面授机宜”,每月还从《中学语文》《语文教学通讯》等期刊读到他的文章。他的研究精神深深影响了我,于是在心中树立了一个“生命原型”,希望成为他这样的人。经他推荐,我在《语文教学通讯》上发表第一篇文章。此后,在2004-2010年间,我真像他一样,成为《语文周报》《语文学习报》《作文指导报》等的专栏作者。

夏应霞:从您发表文章开始,从事教育写作大概也有20年了,这20年也是媒体和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您写作的形式和内容有怎样的变化?

黄华斌:回顾我的写作之旅,经历了三个阶段:

其一,带有功利色彩的“名师”追求。坦率地讲,我最初的教育写作同样具有“功利心”。当初,正是因为恩师余映潮一句“成为名师的最好路径就是写作”刺激着年轻的我不停地阅读、积累、记录、反思和写作。这一阶段,成就了我在语文教学的“精进”之态,更重要的是,我在文章频频见诸报刊的“成就感”中找到了坚持的理由。

其二,被“粉丝”围观的网络空间。我有12年网易博客的写作经历,在和粉丝互动中感受到了写作和分享的乐趣;后来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乐乡树人”,坚持日更,7年推出4600余篇原创作品,全国各地的校长和老师、家长粉丝达到2 .3万人。当有人知道我的公众号至今仍是自己编辑、管理时,都很意外,纷纷问我这种“日更”的动力和精力哪里来。有两个小“趣事”,一是有一次我因为出差没有带电脑,导致连续两天公众号没有更新,竟引来10多个人向我发来信息问:“这两天怎么呢,公众号怎么没有更新?”原来,他们已经习惯了每天阅读我的公众号推文,以为没有按期更新是不是有什么“意外”。二是有一次我在外地学习,碰到几位老师在饭前和我闲聊,说“坚持每天早上6点半读我的公众号文章”,这种被关注的幸福感化成了我坚持写作的动力。当我想偷懒或放弃的时候,脑中会想:“明天早上还有人在等着我的推文哩!”这一阶段,在自写作和被关注中就养成了坚持的习惯。

其三,在“讲故事”中办“好学校”。走上校长岗位后,我发现,写作不仅让我很快赢得了老师们的认可、信服,而且成为一种“办学”的独特方式。写作可以传播我的教育主张,分享办学思考,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更为家校沟通建起一个特殊通道。很多时候,我写作的故事竟成了化解家校矛盾冲突、消除家长误解的重要“媒介”。加盟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实验后,我带着老师们开始了“生命叙事”的新旅程。“故事力”提升了教师的“教育力”,成就了学校的“影响力”,我被老师们戏称为“学校首席故事官”。这一阶段,写作已融入我的生命,成为办学的一种“特色”,于是,坚持写作早已超越了个人习惯的范畴。

夏应霞:从事教育写作,哪些主题和内容是您时常关注的?

黄华斌:“眼中有光,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这句话说的不仅是教育,还是写作。所以,我的教育写作聚焦的是孩子,是老师,是生命立场的教育观,是成全师生的办学观。有一次观课,我看见热闹课堂上一个角落里有一个孤独的小男生,我写下故事《看见》,提出教育要看见群体中的个体。有一次,某个三年级小男孩跑到我的办公室伸出小手问我“五根手指一样长吗?”后,我写下故事《五根手指》,提出对待问题孩子不能用一个标准。有一次,我上课因提前下课被孩子质问“校长不好好上课”时,我写下故事《我被孩子上了一课》,提出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的“价值判断”。有一次,我收到家长关于孩子觉得老师处事不公平的投诉后,我写了《别把孩子的小事当无事》,提醒老师们“成人眼中的小事,可能就是孩子心中的大事”。有一次,某年级组老师集体找我“诉苦”,我写了《当校长被老师集体“约谈”》,反思学校管理不能只追求高度而失去“温度”。

这些年,我一直追求让学校成为“故事场”。一方面,通过营造生动育人场景,让学校成为一个“堆满”故事的地方;另一方面,通过关注教育中的“关系”,思考教育的“生长点”。除此以外,我还针对各种教育现象、问题,撰写具有“冷思考”的教育评论,引导老师和家长理智判断、辩证思考和包容教育。

夏应霞:您认为,坚持教育写作会给教师的专业素养带来什么帮助?

黄华斌:教育写作,原本就是一个从“思考”到“思想”的形成过程。一名教师或校长的专业素养,最核心的素养是“思维模式”“思维层次”和“思想呈现”。抵达这个核心的最好路径就是写作。坚持写作的这20多年,我最大的“获得感”是:促进思想、沉淀思想、凝练思想、创新思想。还有,当我有一天走进“不带功利”的写作后,我发现,意外之喜也自然而至。正如新教育的理念“只要上路,就会遇到庆典”一样。比如,当校长真正成了“思想的领导者”后,学校文化“活”了、教育关系“好”了、办学品位“高”了。

夏应霞:您在教育写作时有遇到难点或瓶颈的情况吗?是如何突破的呢?

黄华斌:肯定有,而且会频频出现“卡壳”和“短路”现象。不过,现在我习惯了三种突破思维局限的路径:一是时间换空间。停下来,看看外面的世界,聆听窗外的声音,有时候会豁然开朗。二是啃读“根本书籍”。教育学的起点是哲学,写作的起点是阅读,静下心来读读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等经典书籍,汲取他人的智慧。三是去现场中找答案。只有站在事发现场,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复杂”。有的时候,孩子的表现就是最好的答案,教师的经验就是最好的借鉴。“教育写作”绝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和网络的写作,它也是一种“教育”。文字只是外衣,教育才是灵魂。

夏应霞:您对教育媒体的编辑想说什么?有何建议?

黄华斌:就像今天这样,经常、主动、下沉,和广大一线校长和教师“对话”。教育媒体要走出编辑部这个“象牙塔”,多设计和参与一线行动和项目,和学校一起做教育,和教师一起研究教育。这样,我们不仅有鲜活的选题和素材,还能有生动的故事和智慧。互联网时代,距离不是问题,时间也不是问题。教育媒体要和校长、教师建立“朋友圈”和“群空间”,搭建一个平台,拥有一个不仅有故事、还可能有风景的“好视角”。

【本文系“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专业写作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PDTR2023-13)成果之一】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