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让“大手”“小手”紧相牵

■本报记者 鲁磊

《教育导报》
2024年第58期(总第3953期) 导报一版

“你长大想从事什么工作?”“你觉得哪些职业工资高?”“数一数一万元有多少?”……最近,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学生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特殊的地方有两点:一是上课的“老师”变成了大学的哥哥姐姐;二是上课的内容跟“钱”有关。

这是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素养思政课”的授课现场,小学生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通过游戏、竞赛、角色扮演等活动,深入探讨“钱从哪里来”“财富的本质是什么”等主题,沉浸式体验“钱从劳动中来,劳动创造了幸福生活”等道理。生动有趣的课堂,让小学师生解锁了思政课全新的“打开方式”。

面对不同学段、不同认知特点的青少年儿童,如何上好大思政课?西南财经大学探索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与财经专业特色相融合,与青年学生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公益服务相结合,打造了一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财经素养思政课”志愿服务队,有效破解了“谁来上课”“上什么课”“如何持续上课”的难题。

这是我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缩影。2023年,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四川)以及22个省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相继成立,以管理机制改革为突破,全省各学段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一体化育人体系正加速构建。

“大思政课如何创新、改进?”“中小学上好思政课需要哪些帮助?”日前,西南石油大学邀请成都市新都区数十所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走进大学校园,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张烈辉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探讨,共话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要更多地发挥高校理论优势,做好思政课教师培训。”“中小学的特点是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思政课要为学生减压、赋能。”……交谈中,大家围绕如何上好思政课展开热烈讨论。

在共同体的框架下,如今,高校与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定期“碰头”,共研思政课建设已成常态。张烈辉表示,作为共同体牵头单位之一,西南石油大学将发挥理论和人才优势,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

如何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和认知特点,把思政课讲活、讲深、讲透,是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一年来,以共同体为依托,集体备课、师资培训等活动在全省大中小学间广泛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正逐步实现教育内容的有序衔接、教学方式的前后贯通、课外活动的丰富多样。

“为什么磁悬浮列车能‘飞起来’?”“科学家们攻克了哪些技术难题?”西南交通大学把“大中小学共上一堂思政课”的课堂,搬到了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试验线旁,学生抬头就能看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西南交大组织大中小学四个学段的思政课教师,围绕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同一主题,进行主题鲜明、各有侧重的教学展示,有效激发了不同学段学生自立自强、科技报国的信心与决心。

在西南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内,每天“打卡”的青少年儿童络绎不绝,1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以1500余件(套)馆藏标本为“教材”,讲述生命的美妙与成长的不易,鼓励中小学生珍爱生命、追求人生价值和意义。近三年来,西南医科大学依托学科资源,积极推动“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大思政课走基层、进校园,开展生命科学主题活动100余场,受益青少年4万余人。

“近年来,我省通过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大力推进工作格局一体化;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和研究机构,推进教学内容一体化;组织全省大中小学在校学生同上开学‘第一堂思政大课’,推进教学资源一体化。”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张澜涛表示,未来,四川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部署落实,推进实践探索,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让‘大手’‘小手’紧相牵。”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